中证网
返回首页

险资回补仓位 布局权益资产

薛瑾 黄一灵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保险资管机构近期加大了对权益类标的的投资力度。大家资产日前表示,公司2022年末首次运用自有资金投资了旗下的权益类资管产品,已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据悉,此次自购规模在数千万元的水平。

  险资人士认为,2023年权益市场或存在较好的配置机会,重点聚焦有政策支持、景气有望延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行业,制造业、科技仍是较受青睐的领域。

  权益仓位回升

  日前,资产管理规模逾万亿元的大家资产在其网站发布消息称,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首次运用自有资金投资了旗下的权益类资管产品,当前已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数据显示,大家资产有统计数据的15款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今年以来年化回报均超过25%,其中6款产品今年以来年化回报超过100%。

  中国证券报记者进一步从大家资产相关人士了解到,考虑到注册资本要求等因素,此次自购的规模在数千万元。“一季度布局机会不错。”上述人士透露,自购行为表明对市场的看好,日后仍不排除继续自购的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险资机构普遍选择在近期回补权益仓位,多位险资机构人士表示,公司在去年四季度“下半场”,加大了对权益类标的的投资力度。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和12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24.80万亿元和25.05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分别为12.84%和12.71%,较2022年10月的11.84%出现明显回升。

  “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性价比的高位区间往往对应着险资开始回补仓位的起点;此外,银保监会鼓励偿付能力充足、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级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华鑫证券研报判断,综合来看,保险资金回补权益仓位势在必行。

  做多窗口浮现

  分析人士预计,在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的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不少险资人士对今年的权益市场亦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23年权益市场可能存在较好的配置机会,我们也做了一些准备。”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配置方向将受到国家政策的指引。

  人保资产管理相关人士表示,对今年的权益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困扰2022年权益市场的部分不利因素或将在今年出现好转。国外方面,美联储加息步伐有望放缓;国内方面,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回升至5%以上,国内经济主体预期得以提振。在“扩内需”战略政策刺激与消费场景修复下,内需回升将对冲外需下行。

  上海一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相关人士认为,无论是对于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中期趋势仍取决于今年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市场信心的改善,考虑到宏观政策仍在正向预期通道中、估值尚未进入需要卖出的风险区间,判断当前市场仍处于做多窗口期。

  制造业成长赛道受关注

  “高端科技、医药、人工智能领域都是不错的机会。”大家资产相关人士表示。

  中意资产表示,2023年A股市场有望震荡向上。目前仍有不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个股处于低估区间,公司将积极甄别,争取抓住这类结构性的机会。

  中短期来看,一家中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政策加力提效的背景下,内需回稳向上趋势不改,后续可多关注国内经济修复程度、地产销售数据、上市公司年报等。

  多位险资人士认为,估值修复尚不充分的顺周期行业、产业政策催化强预期的成长行业有望走出较为亮眼的行情。板块方面,高端制造、科技板块相对性价比提升,建议关注有政策支持、景气有望延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行业。

  一家小型保险机构权益投资人士表示,关注有政策支持、高景气、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成长赛道,包括机械自动化、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以及计算机、医药生物等方向。

  险资近期的调研也展示了其布局的兴趣点所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险资机构调研上市公司230多家,集中在工业机械、半导体产品、电气部件与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电子元件、航空货运与物流、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西药、应用软件、医疗保健设备等行业领域。其中,吸引10家以上险资机构参与调研的公司包括紫光国微、祥鑫科技、周大生、奇安信、苏州银行、科德数控、澜起科技、普源精电、兴森科技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