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国有行理财子头把交椅易主

证券时报
  对于银行理财来说,2022年意味甚多——资产估值方式全面转成市值法、现金理财整改不断推进、母行手里的存量资产逐步消化、标准化投资能力真正开启……
  上述各项动作进入全面的比拼,终究会令银行理财旧貌换新颜。实际上,眼下行业正在起变化,你追我逐之中,大行理财子的头把交椅已悄然易主。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获悉,截至2021年末,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两家公司的时点管理规模均突破两万亿元,建信理财还以小幅优势领先,取代工银理财成为规模最大的国有行理财子公司。
  这个规模排名或许是暂时的,但足以说明,进入2022年,理财子公司将面对竞争激烈的排位赛,每一家随时都有被对手超越的可能。
  座次攻防战很胶着
  建信理财成功冲顶
  年末时点,关乎“面子”的规模之争总是不引自来,尤其是去年末还重合了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末——“辞旧迎新”关口,规模之争的气氛自是更浓。
  2021年四季度,一场暗地里的较量如期在国有行理财子梯队之间上演:当年11月2日,工银理财宣布其自主发行并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率先突破两万亿;12月3日,建信理财宣布时点管理规模突破2.2万亿;12月23日,农银理财宣布管理规模峰值突破2.2万亿。
  形势陡然变得微妙,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三家公司身位接近,每家都有赢面。
  对于建信理财来说,当12月初的规模力压工银理财之后,要做的是维持得来不易的大好形势,就有可能坐上大行理财梯队老大的位置;而对于在设立理财公司之前,以总行口径计的管理规模从未进入过大行伯仲之争的农行而言,农银理财毫无疑问是匹黑马,首次杀入了大行理财争冠的半决赛。
  压力最大的是工银理财。面对得益于大批母行产品改造后注入、自主发行规模、分行渠道力推等战法而形成“两路夹击”的建信理财和农银理财,工银理财要守擂并不轻松。
  这或许能解释,工银理财为什么会在2021年12月连发152只产品,成为当月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理财公司了。工银理财一家发行的产品数量,比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三家公司的合计发行数仅少了十来只。
  随着年终决算日的到来,战况也终于清晰可见。据证券时报记者从几个可信渠道处了解,建信理财的时点规模最终在2021年12月末“险胜”工银理财,夺得大行理财的头把交椅;而农银理财2021年末的时点管理规模较峰值有所下降,最终惜败半决赛,屈居大行理财第三名。
  回顾战况,身处竞争之中的当事方其实对一时胜负保有清醒认知。有专业人士直言,“对应这么大的体量,领先几个身位不是那么重要。哪一家稍微营销发力,或者哪一家突然被赎回几百亿,座次随时就会重调。”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大行阵营的排位赛,已发展两年的理财子公司,头部效应也随之成形。从行业视角来说,规模排名前五的理财子公司依次为招银理财(仍受托管理母行巨量产品,因此规模为全行业第一)、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其中,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跻身“两万亿”俱乐部,而农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则是“准两万亿”俱乐部成员。行业Top5管理的总规模早已突破十万亿,净值型产品规模均已回到新规之前的水平(即母行管理的包含大量预期收益型产品在内的总规模)。
  差异化发展显身手
  今年更见真刀真枪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23家银行已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另外6家已拿到入场券的银行,站上了同一条全新的起跑线。虽然每家理财子背负的规模不一样,但没有谁不想凭借着更强大的投研体系、更敏捷的科技支撑、更专业的标准化资产配置能力,去实践弯道超车的可能。
  通过两年的发展,找到契合自身基因、凸显自身优势的发展方向,终究是一件初心可鉴的事情。观察大行理财公司前三甲——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可见它们都已从业务运作上找到了差异化。
  摘得大行理财阵营规模桂冠的建信理财,有着浓厚的市场化烙印。建信理财成立初始就远离总行机关,搬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大湾区,完全做到了与母行人员、系统、业务“三隔离”。更重要的是人才——有怎么样的人,就会有怎么样的理念。截至目前,建信理财员工结构中,非建行体系的人员占比已超60%,绝大多数来自市场化投资机构。
  在实际的展业层面,建信理财的市场化可谓处处有落笔。比如,在面对市场热点或者创新业务时,建信理财制动得更快。2021年5月,首批公募REITs发行之前,建信理财就已经对潜在项目开展了投研工作和实地尽调。首批公募REITs开闸后,建信理财成为机构投资者中参与网下询价力度最大、参与只数最多、对发行价格影响最大的理财子公司。考虑到首批公募REITs的市场表现及投资价值,建信理财加大对第二批公募REITs的投资力度,以战略投资人身份参投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并获配1.1亿元份额,成为该单REIT发行中获配份额最大的理财子公司。同时,建信理财还通过网下询价形式参与了华夏越秀高速REIT。
  另外一个例子是,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建信理财首只养老理财产品开卖首日即募集20亿元,一周内募满50亿元,之后建信理财又首家发行开放式养老理财产品,并在一周内募满。快速、有效的制动,正成为建信理财的特色之一。
  再看工银理财,该公司两度问“首”市场的动作,无疑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在大行理财公司中,工银理财最早发行公募权益类产品(其他理财公司的纯权益产品彼时均为私募),通过科创打新和定增投资形式参与了资本市场投资,加大了对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去年7月,工银理财在业内首家推出了中证工银理财“碳中和”资产配置指数及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最后是农银理财,该公司明显具有浓厚的“农”情结,在产品层面也确实可以感知到农银理财对农行建设“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战略的策应。农银理财推出了乡村振兴惠农系列理财产品,目标客群包含乡村和县域客户。截至2021年12月中旬,农银理财共发行乡村振兴惠农主题产品13只,募集金额超过350亿元。
  同时,农银理财在客群上重点关注县域客户,针对县域客群做重点营销。截至去年12月中,县域客户购买农银理财产品存量规模超过9000亿元。
  诚然,上述特点不足以全面描述三家国有行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打法,但见微知著,头部理财公司的优势标签正在慢慢成形中。不难预见的是,不论是规模大小还是业务特色,今年头部理财子公司间的“龙争虎战”会更加白热化。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