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下午3点,由世媛文化传媒与北京合璧兴陶瓷艺术馆馆长翁利携手举办的"十年花开,当代陶瓷大师献礼中国女性年度盛典"于LAVIN玫瑰里·太阳公元成功开幕。在本次盛典上,十一位国内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以“花朵”为主题,精心创作了契合“十年花开”献礼中国女性主题的陶艺作品,寓意中国女性不同层面的温柔之美。主办方世媛文化传媒创始人左晓丹女士在盛典上首创提出中国新名媛概念并宣布“温柔力量”公益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中国新名媛的代表,合璧兴陶瓷艺术馆馆长翁利女士也在盛典上阐述了“典雅瓷生活”的理念,并倡导中国女性将陶艺之美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中去。
“十年花开”让“典雅瓷生活”迈出第一步
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自然不止十年,但从青涩到成熟的舒展却只在十年间,从及笄的纯真到妩媚的多情,再到细腻的温柔,正如花朵绽放一般,每一个瞬间都可定格成画,每一次转变都展现着女性的美好,“十年花开”正寓意于此。有人说,艺术可以诠释一切美好的东西。本次活动现场,主办方就邀请到了十一位中国顶级陶瓷艺术大师共同献礼中国女性,他们精心设计的十一件代表着中国当代女性魅力的陶瓷佳作,成为致敬中国女性最精彩的十年华章,现场嘉宾分享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瓷器之美。
在中国当代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强大的个人气场,她们是女性榜样,影响着中国审美新主张,她们对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她们爱生活更爱家人,她们有能力拥有爱并有胸怀给予爱,她们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温柔力量,人们将她们称为中国新名媛。众所周知,西方的名媛文化基于慈善公益事业,而西方的名媛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交活动是参与慈善公益。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外界提及中国总是会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虽然中国历史很长,但真正能在文化上打动别人的东西却不多,去了世界级的博物馆看到的也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很少能看见现代中国人的作品。
世媛文化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她们就是想抓住这个契机,带领中国新名媛一起做点儿什么,于是,有了温柔力量公益项目,希望以中国女性独特的柔韧和细腻去推动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就像这次“典雅瓷生活”的理念,就是由名媛领袖翁利女士提出,她多年以来对中国瓷器的研究、对陶瓷文化的传播以及热爱陶瓷艺术的真心,将“典雅瓷生活”纳入温柔力量项目之中,希望能呼吁和感染更多国人来传承陶瓷艺术,并让瓷器之美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让这个曾经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名片的悠久手工艺再现辉煌。“十年花开”让“典雅瓷生活”走出了第一步。
陶艺大师汇聚京城,献礼中国女性
本次盛典的最大亮点就是十一位中国当代顶级陶瓷艺术大师首次盛大集结,包括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宁钢、曾亚林、孙清华、詹伟、刘乐君,来自浙江龙泉的毛正聪、徐定昌、陈爱明、毛丹阳、毛伟杰、周华。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陶瓷界泰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老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付维杰,同时,还汇集了上百位文化界名人和时尚名媛到场共襄盛举,诸多关爱女性心灵之美的品牌包括:法国娇兰、LILYROSE,护舒宝等也对本次盛典提供了鼎力支持。
为了此次活动,众多陶艺大师以“花朵”为主题,精心创作了契合“十年花开”献礼中国女性主题的陶艺作品,从毛伟杰老师的《蓓蕾》到毛丹阳老师的《初蕊》,再到宁钢老师的《绽放》、毛正聪老师的《雍容》,最后到陈爱明老师的《流芳》,刚好演绎了女人一生不同年龄段呈现出来的温柔之美,到场的所有嘉宾与媒体都在大师的作品前驻足、流连,深深为陶艺大师们的技艺折服,同时,这场艺术气息浓郁的展览也让来宾感受到专属于中国女性的温柔与力量。
本次活动现场除了汇聚中国当代顶级陶瓷艺术大师之外,还有很多朋友是陶艺精品的收藏家,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亲眼看到陶瓷大师现场创作艺术品,本次盛典上,活动主办方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大家大开眼界:来自景德镇的艺术大师曾亚林和来自龙泉的艺术大师毛丹阳亲自上阵,现场演绎自己精湛的当家技艺。
曾亚林老师现场演绎景德镇手绘艺术瓷
曾亚林老师现场演绎景德镇手绘艺术瓷,栩栩如生的牡丹代表着富贵吉祥,老师希望借由自己的作品祝愿天下女士如牡丹一样雍容富贵。
毛丹阳老师现场演绎龙泉立体花雕,一双巧手,让在场嘉宾见证了一朵玫瑰的诞生,也见证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中国新名媛的温柔力量
本次盛典上,世媛文化传媒创始人左晓丹女士发表讲话,开创性提出“中国新名媛”概念。她认为:“当代中国正面临一个很好的契机,在这个契机下,诞生了一群这样的女性,她们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强大的个人气场,她们是女性榜样,影响中国审美新主张,她们对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她们爱生活更爱家人,她们有能力拥有爱并有胸怀给予爱,这群女性可以被称为中国新名媛。”
同时,左晓丹女士还认为:“在中国新名媛的身上具有一种温柔的力量,这股力量柔韧而又细腻。世媛文化传媒发起的温柔力量公益项目就是想借助这些名媛领袖的温柔力量,从她们的视角出发,去发现这个世界有哪里需要帮助和推动,让名媛领袖们在创意、艺术和文化等领域发挥榜样作用,从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左晓丹女士发言
十年问陶路,典雅瓷生活
作为合璧兴陶瓷艺术馆的掌舵人,合璧兴陶瓷艺术馆馆长翁利女士在盛典上分享了自己十年来与陶瓷艺术的不解之缘。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发掘中国本土陶瓷艺术家,为大众呈现当代陶瓷艺术精品,把传承与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为弘扬和发展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不断奔走。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发掘中国本土陶瓷艺术家,为大众呈现当代陶瓷艺术精品,把传承与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为弘扬和发展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不断奔走。她激动地说:“这一路,我收获满满:一是吸收了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带来的精髓,欣赏中国陶瓷艺术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二是收获了社会各界朋友‘以瓷会友’的亲切和友谊;三是收获了许多当代陶瓷界艺术大师的信任和支持;四是收获了陶瓷行业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为了记录合璧兴与诸位领导、陶瓷界艺术大师们及社会各界朋友这十年来的交流与友谊,我主编了《问陶十年路》纪念画册,希望这本画册可以作为一座灯塔,指引我在问陶之路上走得更远。恰逢十周年庆典,《问陶十年路》纪念画册问世,该画册也是中国当代陶瓷界的里程碑作品。”
“今天,现代人说到瓷器,更多的,会把它当作一门传统艺术,拿来欣赏与收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艺术品的喜爱,不应该局限于品鉴和收藏,而应该让它们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谈到中国人对当代陶瓷艺术的态度,翁利女士如是说。她也借此契机,提出“典雅瓷生活”的构想。她说:“现代人应该用符合自身生活气质的瓷,去装点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让原本疏远的瓷器之美,变得触手可及,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十年花开,共襄盛举
除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们的精湛献礼,本次盛典还汇聚了上百位文化界名人和时尚名媛到场共襄盛举,诸多关爱女性心灵之美的品牌也对本次盛典提供了大力支持。其中,法国娇兰品牌代表张季丹先生、LILYROSE珠宝品牌代表李薇女士现场为世媛的名媛榜样翁利女士送上礼物,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女性温柔力量的理解。中国青年书法家李美妍女士也为本次盛典题字“温柔力量”,并现场分享了自己关于女性温柔力量的故事。
每个女人都是一朵花。她们萌芽,含苞,吐蕊,绽放,她们用自己的美丽给这个时代刻下优雅的印记,她们用温柔的情感、包容的胸怀,给这个世界注入力量。“十年花开·当代陶瓷大师献礼中国女性年度盛典”的圆满绽放,不仅展现了中国新名媛圈层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贡献的温柔力量,同时开启了温柔力量公益项目向前推进的第一步,为即将到来的2016年拉开盛大的序幕。
谈到中国瓷,翁利女士有讲不完的期许和希望。她说:“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瓷器一直都怀有特殊的情结,瓷器自诞生之初历经千年,就像一个永恒的艺术符号,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之中。‘艺术源自生活,生活成就艺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艺术品的喜爱,不应该局限于品鉴和收藏,而应该让它们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借由这样的契机,我在这里提出‘典雅瓷生活’的倡议。‘典雅瓷生活’,就是告诉大家,用符合我们每个人自身生活气质的瓷和瓷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空间,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这样,原本疏远的瓷器之美,就变得触手可及;而我们的后代,也可以在艺术的耳濡目染之下成长,继续传承这千年的灿烂辉煌。我希望,能够代表中国悠久文明并且享誉世界的瓷器之美,可以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热爱生活的人,懂得如何用瓷器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典雅生活。”
“中国女性,一直有着温柔而又坚韧的东方之美,精致,优雅,对生活有极高的品位与追求,这些性格,恰与中国的陶瓷之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相信,有中国女性作为典雅瓷生活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凝聚中国女性的温柔力量,我们将很快步入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的新时代。”翁利女士说,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她会与世媛文化传媒一起着力推动“典雅瓷生活”系列活动,包括陶艺教室、陶瓷艺术展、陶艺国际文化交流等,希望集今日众多媒体、艺术大家、优秀品牌之力,让更多受众关注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真正把陶瓷艺术引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翁利女士阐述典雅瓷生活
陶瓷界专业人士点评“十年花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张守智:
我和翁利认识十年有余,她喜欢景德镇陶瓷,更被中国陶瓷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感染,后来自己还搞起了收藏。十年前我作为顾问参加了合璧兴成立时的庆典活动,那个时候,她的藏品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
回顾这十年,尤其是在合璧兴成立之前和之后这十年的创业可以说是很艰辛的,因为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进入这样一个行业,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包括不同产区不同作者甚至于作品创作的不同风格,你都要了解。但是探索市场和磨合的过程,又是很漫长的,尤其是第一年能坚持过来很不容易。后来翁利对这个行业越来越熟悉,认识的陶瓷艺术家们也越来越多,这个平台渐渐地开始作为一个桥梁出现在了艺术家和爱好者中间,可以说,这个平台把这个行业中的艺术家和市场后面的爱好者们连接了起来。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陶瓷文化,相比之下又特别深入。她往往亲自跑到每一个陶瓷产区,挖掘精致的艺术品,寻找作者,在与作者交往当中了解他们的创作精神,再回来消化理解,包括作者是怎么深入生活从事创作的,怎样把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最后又是如何结合这个时代的精神和面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尤其是如何能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得到众人的认可。在这个过程当中,她是一点一滴的在学着在做着,而且进步很大。
她因为热爱这个事业,热爱这个文化,所以非常的努力。她几乎是全年深入中国著名的几个产瓷地区,比如,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是千年瓷都景德镇,一个是浙江龙泉青瓷产区。由于这个平台做得越来越成熟,翁利开始在南北方瓷产区陆续办展览。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礼品瓷和生活瓷也一直没有间断过,都做得非常好。今天是十年庆典,十年当中,她在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当代陶瓷文化当中,做了很多贡献,而且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窗口引来很多陶瓷爱好者,很不容易。
她所打造的这个艺术品平台,不仅仅是把艺术品通过市场交流给对方,而是在每一次展览中,都能很深入地细致地做作者和爱好者之间的桥梁,这是她的特点。她所打造的每一个陶瓷展览会的现场,都可以看到收藏家们面对面地跟陶瓷作者们进行亲切的交流,在这一点上区别于一般的陶瓷展览会。
本次的十年庆典打造得非常有意义,现场宾朋满座,希望这样一个窗口能更好地弘扬我们当代名人和青年人创新的产品,希望能把当代陶瓷文化特别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映这个时代、反映作者个性化的创新产品更好地融入到时代生活中。
陶瓷界专业人士点评“十年花开”: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付维杰
在十周年庆典中,借“十年花开”这个主题我想说,作为翁利的女性朋友,在陶瓷行业,我是一直在看着她成长。十年间,她从不懂陶瓷到了解、熟悉直至热爱陶瓷,可以说历经了一个华丽的转变。翁利的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她的执着和努力,另外一方面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之初步入陶瓷行业,可以说她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前些年陶瓷市场发展得非常好,大时代给众多陶瓷艺术家以及艺术品经营者提供了机遇,艺术品成了不少藏家炙手可热的宝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融入了这个圈子。相反的,如果要是赶上现在的市场,整个经济环境处于下行状态,陶瓷行业发展同样也受到了影响,届时,再起步经营陶瓷作品则没有那么容易。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翁利打造了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把行业大师和收藏家们从四面八方邀请过来,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不容易。这样做既可以振作一下收藏界,也可以为景德镇陶瓷行业和龙泉青瓷提提气。
陶瓷界专业人士点评“十年花开”:
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 宁钢教授
前不久,翁利女士来到了景德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为“十年花开”这场活动和“问陶十年路”而奔波。几天里她不辞劳苦,拜访了众多的陶瓷界大师,倾听意见、交流经营,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给陶瓷界同行以及社会上众多的收藏爱好者打造一个别开生面的庆典活动,名为十周年庆典,实则为社会各界陶瓷爱好者和陶瓷界大师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交流平台。
来到十年花开的现场,无论是高雅的艺术展区还是现场视觉效果极强的精品展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这场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藏家和爱好者,其实,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就我个人而言,十年走来,感受颇深。
这十年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变革最大的十年。这十年,陶瓷界精英辈出,时代的发展成就了很多艺术家,精品也更加的璀璨耀眼。当下, 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虽然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有变革才会有进步,正是因为有了变革才有了陶瓷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中国陶瓷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转变。
宁钢作品(绽放)
陶瓷界专业人士点评“十年花开”:
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长 徐定昌
在“十年花开”的活动现场,我们不少青瓷艺术家想到了从前。可以说,在这十年当中,青瓷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想想那个时候真的很艰难,虽然很多艺术家技术精湛,但是对行业和市场不够了解。而翁利恰恰在这个时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和众多行内人以及众多收藏爱好者交流的机会,我们众多精致的艺术品也从大山里走进了京城。借助于这个平台,每一年我们和老朋友欢聚一堂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说白了我们就是这样在艺术圈里结缘的。十年的发展,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不容易,对于一个行业的经营者来说就更加不容易,希望这个平台和众多的收藏爱好者把好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其实,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相对来说,已经形成了低迷的态势。在艺术圈内,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小部分工艺大师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一味地迎合市场,他们所打造的作品缺乏文化内涵,更让不少原创艺术精品减少了。但是我坚信,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那些真正精美的艺术品必将迎来更好的市场。要知道,人们喜欢收藏的原因是因为藏品所包含的艺术价值,一件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是由这件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决定的,当代龙泉青瓷的价值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
陶瓷界专业人士点评“十年花开”:
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 毛正聪
来到“十年花开”现场,见到了众多行业内的佼佼者和陶瓷爱好者,可以说感受颇深。我做了60年的青瓷,这期间,经历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变革,陶瓷行业也随之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改变,这些无不影响着我们这些陶瓷人。60年代的时候,经济条件不好,生活条件艰苦,从事陶瓷生产经营,更是有种委屈的感觉。那个时候,凡是有门路的人都跳槽了,而自己迫于各种因素,一直都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久而久之越做越有感情。到了90年代,我们还在坚持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青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藏一时风靡开来。尤其是带着我们的青瓷到国外搞展会的时候,我们的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思变。还记得90年代,一次在澳门搞青瓷展,一个手工花瓶卖了2000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在当时,在当时的陶瓷行业,一件单品能卖出这样的价格已经不错了。我感悟到了,如果再将陶瓷成批量地生产下去,那么一定会走进瓶颈,因为粗糙的工艺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反之,不管是什么艺术品,只要做好了、做精致了就一定会有市场。进而,我们将青瓷从工业生产转而开始经营艺术品,并且将青瓷的艺术创作不断提高。现如今,青瓷艺术品价值的不断提高印证了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就在青瓷广为收藏爱好者看好的时候,翁总为我们青瓷行业人士牵线搭桥,渐渐地将青瓷艺术品带到了京城。她对青瓷很喜欢,喜欢的东西自然喜欢去做,而且一定能做好。可以说,是各种因素和缘分将大家汇聚到了一起。
毛正聪作品(雍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