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或借壳中体产业
谁会接过体育总局的“棒”,入主中体产业,成为目前最大的悬念。
一位中体产业前任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之前确实有几个大资本和财团与国家体育总局谈过,不过具体是谁进来了,还需要等中体产业披露。”
业界传闻,万达商业作为万达集团被寄予厚望的公司之一,或成为中体产业的“新东家”。
资料显示,中体产业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房地产业务,二是体育业务。目前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已经在加快萎缩。
一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中体产业大部分地产项目已经转掉,中体奥园等项目都已经易主。”而中体产业此举为万达的进驻扫清了道路。
早在2011年,业界就曾传闻万达集团将重组中体产业,注入旗下相关资产。不过,最终双方并未踏出实质性一步。
而如今,这一消息再起风云,万达依旧被业内普遍视为是“最有可能成为中体产业‘新东家’的人”。因为对于万达而言,中体产业恰是万达私有化回归A股的最合适的“桥梁”。
王健林的体育产业私有化野心
近年来,体育产业成为众大鳄竞相争抢的热门版图,而万达帝国的掌门人王健林也从未吝啬表达其对体育产业的野心。
今年以来,万达明显加快了对体育产业扩张的速度。万达集团披露的业绩显示,万达体育控股公司上半年收入33.9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4%。而去年全年万达在体育业务板块的收入为58.7亿元。
“将庞大的体育产业尽快资本化并在A股实现回归,是万达近年要做的事。”一位接近万达人士表示。
对于万达体育产业的规模,王健林在2016年万达集团年会上明确表示,两年后只有三分之一来自房地产,未来体育产业是发展重点之一。王健林甚至透露过其在体育产业的目前:“希望万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体育产业上突破百亿美元的企业。”
万达入驻中体产业也并未空穴来风。中体产业目前业务领域涉及复合型城市体育地产开发、体育场馆和设施的运营管理与内容提供、体育竞赛的运营管理、体育中介服务、健身俱乐部连锁运营等。而万达商业的主营则包括投资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物业销售和酒店经营三大板块。双方在业务上有交集之处。
而中体产业此番停牌也与万达商业筹划私有化回归A股的时间点恰好相符。
业内人士认为,中体产业的现有布局与万达商业布局有契合之处。从市值来看,中体产业的体量刚好符合万达私有化回归A股的交易安排。
两个月前,万达商业从香港交易所退市,王健林开始寻求让该公司回归A股以获得更高估值。消息显示,万达商业计划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同时如果万达商业在退市满2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够在A股上市,万达集团以每年12%的单利向境外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以每年10%的单利向境内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
而尽快让万达商业实现上市,是王健林必须尽快做的事。借壳中体产业或不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十年的白条,是否会就此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