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前途未卜
另据了解,像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这类重要指数一旦进行成份股调整,跟踪这些指数的数千亿指数基金被迫调整跟踪标的。而从公布的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涨跌情况看,被调出上证50指数的个股股价通常会下降,而被调入上证50成份股的个股股价会上升。这就意味着,被动配置信威集团股票的指数型基金,其业绩表现要看信威集团的“脸色”行事。
入围沪深300,使得信威集团成为股指期货的交易标的,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沪深300,作为一种强调交易性和投资性的指数,其成份股基本面上的特征,主要基于财务指标,即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分红派息以及估值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指数基金编制规则,通常情况下,指数基金每半年就会调整成份股,大致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和7月1日。
根据指数基金契约,一旦指数调整成份股,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也不得不被动调整,就是说,指数基金必须卖出被调出指数的股票,买进被调入指数的股票。不过在调整买入和卖出的时间上,指数基金在指数正式调整成份股前后有一个多月时间可调仓换股。
证金浮亏可能在4亿至7亿
股价持续下跌,与大股东减持套现不无关联。据媒体统计,信威集团多个股东去年减持套现合计逾10亿元,其套现额度在沪深两市排名第六位。
根据胡润此前发布的榜单,信威集团前十大股东杨全玉自去年7月至今通过减持信威集团股份累计套现41亿元,李晓波自去年下半年至今通过减持信威集团股份累计套现37亿元,两人目前都已不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一方面是大股东套现离场,另一方面则是投资信威集团的机构可能全线被深套。而由媒体质疑所引发的跌停,使被套资金再度雪上加霜。
除原有大股东外,2015年为救市而入场的中证金浮亏严重。资料显示,中证金增持信威集团,在2015年3季度末时,其持股已达5338万股(目前持股为3399万股)。从信威集团股价走势来看,虽然其在当年四季度有过一波反弹,反弹价最高曾达到28.45元/股。即使中证金能够高位减持2757万股,整体核算下来,亏损至少在4亿元以上;而如果中证金未能减持,则所持的5338万股则至少亏损额度将超过7亿元。
溯源:信威曾是大唐集团旗下核心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信威集团成立于1995年12月,原是大唐集团旗下核心资产,先后创造了SCDMA、TD-SCDMA、McWiLL三大国家和国际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中,基于SCDMA研发的“大灵通”系统,曾帮助固网运营商推出移动通信业务。
2007年至2008年,信威集团连续亏损,2010年进行股权重组,大唐集团减持退出,王靖接手,信威集团由国有控股企业转为民营控股。
海通证券曾在去年5月份发布研报称,预测公司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51.86亿、70.01亿、91.78亿,每股EPS分别为0.98元、1.31元、1.71元,参考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及公司业务布局前景,给予公司目标价44.15元,维持“买入”评级。而截至去年三季报,信威集团披露,其营业总收入为28.27亿元,在四季度要完成近一半的营业收入,难度相当大;而从股价的表现看,更是与预测相差甚远,目前股价仅有其目标价的1/3左右。(刘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