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公募FOF问世五周年 养老产品成主力军

李岚君 见习记者 王鹤静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从2017年至今,首批公募FOF已经获批落地五周年。五年来,公募FOF经历了业绩和规模的双重考验。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全市场共有77家公募机构布局352只公募FOF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FOF规模合计约2337.42亿元,其中养老FOF得到基金公司的积极布局,成为公募FOF的“主力军”。

  业内人士认为,五年来,FOF不仅展现了优秀的回撤控制能力,也取得了良好业绩。未来,FOF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规模稳步攀升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公募品类,首批FOF产品在2018年出现一定的规模缩水。紧接着,伴随着市场迎来向好行情以及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FOF规模增长较快。

  在中欧基金FOF策略组负责人桑磊看来,随着多次市场周期变换、投资者对FOF产品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FOF产品线的逐步多元化,FOF逐步体现出产品特色及优势,得到部分投资者认可,迎来阶段性快速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全市场共有77家公募机构布局352只公募FOF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FOF规模合计约2337.42亿元。

  机构方面,交银施罗德基金以354.11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居FOF管理规模首位;另外,兴证全球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南方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的FOF管理规模均超100亿元。

  其中,偏股混合型FOF、平衡混合型FOF、债券型FOF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均为兴证全球基金;股票型FOF、目标日期型FOF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是华夏基金;偏债混合型FOF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

  从投资类型来看,混合型FOF规模合计约2263.11亿元,占FOF整体规模的比重高达96.82%;股票型FOF、债券型FOF规模分别约为16.31亿元、58.00亿元,占比分别为0.70%、2.48%。在混合型FOF中,偏债混合型FOF规模最大,约为1342.52亿元。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表示,FOF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一方面,FOF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投资者更加了解这类产品;另一方面,在市场波动中,FOF不仅展现了优秀的回撤控制能力,也大多取得良好的业绩,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长期来说,产品规模的增长与投资者的真实收益和持有体验是密不可分的。

  养老FOF受青睐

  2018年,国内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诞生,采用FOF形式运作,以追求养老资产长期稳健增值为目标。近年来,养老FOF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最大的前五只FOF产品(不同份额分别计算)分别为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汇添富添福盈和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兴证全球优选平衡三个月持有A、交银招享一年持有A,其中前3只FOF均为养老主题产品。

  2022年基金半年报显示,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成立于2019年5月30日,基金经理为蔡铮,截至二季度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67.52亿份,基金规模达198.62亿元;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成立于2021年9月17日,基金经理为林国怀,截至二季度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3.56亿份,基金规模达63.76亿元。汇添富添福盈和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成立于2021年9月13日,基金经理为蔡健林、李彪,截至二季度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4.27亿份,基金规模达43.77亿元。

  整体来看,养老FOF已经成为目前FOF产品布局的主要领域。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共有53家公募机构的215只FOF(不同份额分别计算)为养老主题产品;截至二季度末,养老主题FOF规模合计约1085.00亿元,占FOF总规模的46.42%。

  未来发展可期

  经过五年的发展,FOF已经从相对小众的投资品类走入广大投资人的视野。杨喆认为,当前,FOF产品仍处于规模快速扩张期。《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开启了个人养老金投资时代。未来,我国养老FOF产品的发展空间广阔,养老FOF在FOF产品和养老产品中均会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

  海富通基金FOF投资部总监朱赟认为,未来个人养老金投资将是巨大的市场,与此相关的产品都可能获得快速发展。养老目标基金是个人养老投资试运行的第一批产品,也将伴随着个人养老投资的发展而获得快速发展。

  桑磊认为,养老目标FOF重在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养老投资工具,满足广大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其他普通FOF更多致力于解决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面临的资产配置、基金选择、持有体验等难题,养老目标FOF和其他普通FOF都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