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朋友圈开始疯狂转载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站住》的文章,大概内容是,女儿白血病,每天高昂医药费,内容辛酸感人,父亲没选择公益捐款,而选择卖文,他的文章被转发一次,公益机构就捐款一元。
经过一夜的发酵,30日早上,事件出现反转,有人站出来揭发,称罗一笑父亲罗尔在深圳东莞有三套房,而捐助本身被金融公司利用,包装成一场滥用公众善意的营销活动。
事件梳理:募捐狂潮是如何诞生的
当事人罗尔在29日发文解释了捐助文章的来历,称早在9月8日女儿笑笑查出了白血病即开始在朋友圈撰文写与白血病战斗的历程,当时就有网友慷慨解囊,到9月21日,关于笑笑的几篇文章赞赏金已达32800元。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写于11月23日,当天笑笑第二次进入重症监护室。病情加重,治疗费用也成倍增加,这篇文章的赞赏金达到了每天五万块的上限。
24日,好友小铜人公司负责人刘侠风找来,刘侠风认为我为笑笑写的系列文章,可以整合发布在小铜人的公众号P2P观察里推送,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给笑笑一块钱,文章同时开设赞赏功能,赞赏金全部归笑笑。
罗尔表示,因为笑笑系列文章,写了两个多月,最多的一篇阅读三千多次,转发一百多次,侠风的重新整合,就算翻十倍,他也不会损失太大,自己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平日里匆匆草就的文字,经侠风加工后,竟酿成了网络大事。
让罗尔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像洪水猛兽般在网络扩散开来,并掀起一场捐助狂潮。
有记者向蓝鲸反应,这篇文章27日起就在朋友圈中刷屏,不到半天,阅读量突破10万。当天晚上文章点赞已突破10w+,赞赏金达到五万元上限,微信后台暂停了文章的赞赏功能。
午夜,赞赏功能恢复不到两小时,阅读量突破100万人次,赞赏金再次达到五万元上限。微信后台关闭小铜人公众号P2P观察赞赏功能一个星期。
但是网民的同情心却一发不可收拾,据观察者网报道,赞赏功能关闭后,很多读者加罗尔好友,直接向其本人进行转账。微信后台发现加他好友的人太多,且一加他就给罗尔钱,不让他再加好友了。朋友们赞赏不了,也加不了他的微信给他发红包,甚至有很多人辗转托朋友的朋友,把钱交给他。
募捐被质疑营销,孩子父亲被爆深圳有三套房
但各种质疑随之而来,30日上午,网络爆出罗一笑白血病募捐是小铜人的营销活动,营销对象是罗一笑所在的医院,网友称,小铜人此前策划过多次类似营销。
关于罗一笑父亲罗尔的私人信息也随之流出,有人称“罗尔深圳东莞有三套房产,罗尔跟前妻离婚,小三上位生下罗一笑,而女儿罹患白血病可能跟之前装修新房有关。”甚至有媒体人质疑,不排除罗尔在明知对方是营销的情况下与小铜人合作发起捐助。
小铜人了解罗尔的相关人士也告诉蓝鲸,“罗尔没有三套房,没有出轨,这都是网络谣言,罗尔以前是写故事的文人,会把小说发到自己公众号上,可能有些人把那些当做罗尔的真实生活”。今天微辣视频连线罗尔,对方也回应了“3套方还募捐”质疑,称房子是前年的事情,房产证还没有办好,具体几套房子具体位置,对方并未正面回答。
随着真真假假的传闻流出,很多捐款人表示很受伤:
自媒体被指太煽情助推非理性
除了处在风口浪尖的小铜人和罗尔本人,其他自发转载的自媒体也被质疑“消费善意和信任”,“太过煽情”。也有人认为,是朋友圈熟人社交为此次捐助的不理性添了把火,试想如果在微博平台通过大V发起捐助,恐怕民众就会理性许多。
社交媒体在让慈善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也有意无意被许多营销机构和个人利用,特别是自媒体的崛起,为慈善骗捐添了一把火,中国红十字会和牵扯其中的郭美美事件就是一例。而此次罗尔募捐时间里,微信打赏功能之所以能够短短几天时间被挤爆,也反映了自媒体煽情的力量之可怕,以及民众善意和信任的盲目涌动。
捐款怎么用?深圳民政局已介入
毫无疑问,罹患白血病的罗一笑都是最大受害者,这个几岁的孩子内心将蒙受多大阴影未可知,去年媒体报道南京脑瘤小女孩募捐六百多万的消息,最后女孩靠着捐助得以去美国治病,结果也是惨遭各种八。
而除了营销质疑,这笔捐款的最终去向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活动参与者、小铜人负责人刘侠风称,《我主耶稣,我向你求告》这篇文章自凌晨0点发布到3点,已经收到打赏善款超过百万。而据封面新闻报道,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11月30日称,据不完全统计,仅30日凌晨腾讯开通的捐款通道,已收到捐赠200余万;按照小铜人金服承诺的,将实现50万元的捐赠。“近日,我们会对外公布捐款明细等内容,谣言将不攻自破。”报道称,目前深圳市民政部门已经介入,共同监督这笔善款的使用。
治好罗一笑的病到底需要多少钱?罗尔今天回应媒体称,目前女儿处重症监护室,每天花费3万元,但据所在医院工作人员透露,罗一笑医药费日均只有5000,而社保基本能够报销80%以上,到目前为止话费11万,扣除可报销的,家人只要自费2万即可,罗尔本人也表示:目前医疗费每天三万左右,捐助已经足够。
有媒体人表示,慈善法都出来了,大家还是在给没有募捐资质的个人或组织捐钱,有法不依,这其实才是对公益最大的伤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