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数”“智”同行 驱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上海证券报

  “马斯克用‘擎天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以人工智能的视角看机器人产品研制,这超越产业链的机器人生态(平台化)。”8月26日,2022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恰佩克颁奖仪式在芜湖举行,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对人形机器人意义给予了更高层次的诠释。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工业机器人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产值突破千亿元。埃夫特、秦川机床、机器人、优必选等机器人公司在会上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谈及产业下一步发展,多位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要从机器人大国走向机器人强国,除了政策的持续支持,还必须重视以人工智能(AI)、系统软件、智能感知等为代表的软能力建设,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人形机器人打开产业新空间

  马斯克和人形机器人成为今年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上热议的焦点。

  今年8月,马斯克在特斯拉首个AI开放日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并预计2023年投入生产。马斯克介绍,这款机器人既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也可以服务千家万户,价值将超过电动车和全自动驾驶业务。人形机器人概念迅速风靡,成为A股新风口。

  人形机器人为什么如此受关注?“马斯克发布人形机器人,犹如IBM在1981年推出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优必选副总裁付春江如此形容产业大势。

  “我们还在关注机器人动作的有力、精准,马斯克用‘擎天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以人工智能的视角看机器人产品研制,这超越产业链的机器人生态(平台化)。”赵杰如此解读“擎天柱”的特质:一是通过“云—网—端”智能机器人架构,将机器人的“大脑”与身体分离;二是采用人工智能通用操作系统+标准化核心硬件+集成化的应用开发工具和平台+安全可靠的云端机器人运营系统。

  人工智能对机器人的影响不仅仅是“大脑”。“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方法进行机器人关节控制和动作学习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苏州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在演讲中介绍,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方法可帮助机器人进行环境感知(图像、语音、环境信息等)、对人类行为预测等,也可为机器人动作学习及关节控制提供学习平台,在机器人应用领域有着广阔前景。

  孙立宁认为,智能机器人将是长期战略刚性需求,有望迎来蓬勃发展。

  国内机器人公司“百花竞放”

  “得益于中国经济体量、业界通力合作等因素,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由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中国的优势产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亚平介绍,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产业链条上实现了覆盖和突破,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产值突破了千亿元。正是由于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在技术、产业、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芜湖机器人产业佼佼者埃夫特自然不会缺席本次大会。埃夫特市场总监唐欣介绍,公司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提升机器人产品、致力于帮助客户降低初始投入和后续投入成本:一是自主化核心部件、算法和软件;二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为行业和应用场景量身定做方案;三是提供更加便捷的本地化服务;四是跟阿里合作,利用阿里云智能控制优选系统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数字劳动力,可满足各行业的不同场景需求。”机器人(又称“中科新松”)公司副总裁杨跞介绍,中科新松推出了一系列的协作机器人、多可智能移动机器人等产品,并应用到半导体、3C电子行业、电力等下游领域。

  秦川机床则重点介绍了其在高性能焊接机器人用关节减速器、球墨铸铁材料的研发能力。

  对于机器人产业应用,孙立宁介绍,在5G+工业互联网下,机器人至少有10个重点应用行业、20个典型应用场景,比如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采矿等。

  “优必选致力于成为人形机器人界的安卓,未来会开放公司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软件。”付春江表示,IBM刚推出PC时只能做表格,没有人会想到后来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而人形机器人才刚刚开始。

  重视系统集成和软能力提升

  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在本次大会上,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前瞻性地看到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机器人的硬件一定会走向标准化、模块化,未来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软能力。”赵杰认为,除了重视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还必须把系统集成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关键环节来看待。真正的系统集成反映的是应用能力,体现出在核心算法、系统软件、自治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赵杰表示,经过长期积累,中国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基本都有布局,只有在系统集成方面获得突破,才能从“正向设计”上打磨这些核心部件。通过系统性提升机器人的性能,这正是机器人“四大家族”(安川、发那科、ABB、库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孙立宁认为,智能机器人发展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材料、复杂环境下的AI识别认知、示教视觉会话编程作业等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二是同质化无序竞争;三是规模化商业应用落地。

  对于如何推动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李亚平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呼吁政府继续支持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第二,推动区域产业要素集聚,打造机器人优势产业集群;第三,发挥行业组织的资源优势,打造“机器人大数据+行业服务+资源交易+体验推广”数字经济创新体系,不断推动机器人产业全面发展;第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加强职业教育,在高校、高职等教育中引入产业界人士强化师资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