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建议 统筹做好规划布局 大力推动煤电设计革命

刘丽靓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全国政协委员 宋海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日前建议,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煤电建设,统筹做好煤电规划布局,完善煤电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大力推动煤电设计革命。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占比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

  宋海良指出,目前看,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将成为必然,电力系统对煤电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革新,以高水平利用小时数作为煤电经济性评价基准也难以继续适用。煤电亟待科学规划规模布局,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加快煤电转型。”他说。

  宋海良建议,统筹做好煤电规划布局。合理规划未来煤电装机,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选择煤炭消费集中区、靠近煤炭运输铁路和港口等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对新建煤电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同时,完善煤电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结合煤电定位转变,适应性改革煤电行业体制机制,构建煤电企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体系。强化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衔接,加快建立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源侧容量市场或容量补偿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深化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电企业融资能力。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

  他还建议,大力推动煤电设计革命。结合煤电定位转变,推动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等革新。加快革新设计规范、经济性评价准则,以适应更低利用小时数、更低最小技术出力需要;加快革新系统设计、设备配置、主辅机本体设计,以适应快速变负荷、快速启停需要;加快革新工艺布置,以适应煤电与生物质燃料结合需要。定制化推动“新型煤电”设计,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