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评选揭晓

4月23日,中国证券报社主办、国信证券独家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在深圳举行。从历届评选结果看,金牛获奖私募整体上业绩稳定、可持续强。以股票策略类五年期公司奖和基金经理奖为例,该奖项考察公司和基金经理旗下产品最近5年的综合表现,注重更长期限的投资业绩和风控能力,以及业绩和风控的持续性。综合来看,其中一部分表现出优秀的收益获取能力,同时风险控制适当,另一部分表现出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时收益持续稳定,总体上均表现出较好的风险调整收益比。

top图片直播

top文字直播

资产配置时代 中国私募新征程

  主题: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

  时间:2016年4月23日14:00-18:00

  地点:深圳东海朗廷酒店三楼大宴会厅

  会议内容记录如下:

  主持人王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主持人曾绍鹏: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王晶:欢迎来到2016年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的现场,我是中国证券报的王晶,很荣幸再度主持私募金牛奖颁奖。

  主持人曾绍鹏:我是中国证券报的曾绍鹏,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4月的深圳。

  主持人王晶: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私募基金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无论是私募管理人数量,还是资产管理规模都呈现历史性突破。

  主持人曾绍鹏:2015年也是私募基金行业面临挑战的一年,股市大幅波动,固收产品收益率下滑,对冲操作难度加大,在这样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的意义更加突显。

  主持人王晶:一方面,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在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投资回报率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和刚性对付的打破却不断增加资产配置的难度。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表彰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获得者的同时,也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一道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未来发展之路。

  主持人曾绍鹏:我们首先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今天莅临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部主任董煜韬先生;

  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总监陈文权先生;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醒先生;

  深圳投资基金同业公会副会长刘东耀先生;

  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宇鹏先生;

  南方基金首席市场官吴增涛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总部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李可柯女士;

  万联证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韦罡先生;

  平安证券经纪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郑霞女士;

  龙口市副市长张彬先生;

  龙口市金融办主任栾元勇先生;

  义乌市金融办副主任朱革胜先生;

  来自主办方的领导有: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辉先生;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葛玮先生;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组成员王坚先生;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闻召林先生;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中证投资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伶先生;

  来自协办方的领导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如先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岳克胜先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廖亚滨先生;

  欢迎各位的到来!

  主持人王晶:同时我们要感谢南方基金为本次活动提供特别支持,感谢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金融界、和讯网、证券之星、路演中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主持人曾绍鹏:还要感谢各位基金、券商、银行、信托、上市公司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主持人王晶:自2009年开始,中国证券报组成多家券商构成“私募金牛奖”评审委员会,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了一批持续获得稳健收益的管理人。这七年来,中国私募金牛奖得到了私募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同,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首先要有请主办单位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辉先生致辞,有请罗总!

  罗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下午好!

  四月的鹏城,春风浩荡,生机盎然。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欢迎大家的到来!

  作为阳光私募行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推动者,中国证券报一直致力于通过金牛奖的评选,寻找卓越的私募基金公司和投资经理。令我们欣慰的是,通过七年的持续观察,绝大多数金牛私募奖获得者真金不怕火炼,能够持续战胜市场、超越同行。许多银行机构的白名单也对金牛私募基金给予了高度认可,这标志着中国私募基金开始走向成熟,也证明了金牛评奖的专业与可信赖。在此,我代表中国证券报社感谢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上海证券、天相投顾、银河证券、中信证券、恒天财富等合作伙伴,你们用专业的眼光评选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私募“千里马”。也再次感谢活动独家协办方国信证券,让金牛颁奖典礼及论坛越来越精彩!

  2015年,私募行业可谓冰火交融。截至去年底,已备案私募基金2.5万只,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1.5万多只;私募基金实缴规模4.15万亿元,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实缴1.7万亿元。私募行业从数量到规模都呈现了爆发性增长。2015年,证券类私募的行业平均收益38.01%,大大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5.58%的涨幅。而去年6月以来,伴随着证券市场发生的历史罕见的大幅波动,私募行业又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清盘私募基金数创出历史新高。统计显示,2015年私募基金清盘数相当于过去4年私募清盘数量的总和。

  自去年底以来,中国基金业协会从募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多方面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行业监管日趋规范。日前正式颁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这是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坚信,加强行业自律、诚信运作,是私募基金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优胜劣汰是私募基金行业凤凰涅槃的必经之路。而在私募行业生态重塑的过程中,优胜者必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全球经济整体仍在缓慢复苏,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动等因素,将引发全球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进入转型期的关键之年,投资市场期待供给侧改革能够释放巨大政策红利。在此大背景下,流动性宽裕难以改变,资产端收益率迅速走低,投资者行为趋于短期化,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要求越来越迫切的同时,资产配置的难度空前加大。

  这意味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而私募基金、尤其是投资能力已被市场验证的私募基金将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目前,中国私募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只有美国的九分之一,中国养老金还没有正式入市,未来养老金、保险、公积金等机构配置私募基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有望获得跨越式发展。我们深信,对在座各位来说,宏伟的画卷刚刚展开,更多财富管理英雄将不断涌现。

  我们热烈祝贺今天的私募金牛奖得主,你们不但拥有创造收益的能力,还具备杰出的风险控制能力,展现了资产管理行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核心精神,祝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在资产管理大发展的新时代,中国证券报将以更专业严谨的态度、更权威深入的报道,推动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会不断地完善私募金牛奖评价体系,让更多有能力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私募脱颖而出;我们不但要忠实见证中国杰出投资者的诞生,还将进一步扩大金牛品牌、平台、产品的影响,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与大家共同迎接中国私募基金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主持人曾绍鹏:谢谢罗总的致辞,也感谢罗总对私募基金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接下来有请本届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的独家协办方——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如先生致辞,有请何总。

  何如:尊敬的罗辉社长、董煜韬主任,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非常荣幸国信证券能够借助“中国私募金牛奖”这个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为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助力。在此,我代表国信证券,对今天获奖的基金经理、私募管理机构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经历了股市的异常波动,债市宽幅震荡,对冲工具受限等复杂的市场行情,对股票类、债券类、对冲类等各种私募管理机构的考验非常大,但是从长远、积极的角度来看,正是这些复杂的市场环境推动着私募管理人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展示出了强烈的风险意识、卓越的风控水平和出色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

  2015年也是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最快的一年,新成立的私募机构达到9359家,占备案私募管理人总数的37%;2015年底,协会备案的认缴规模达4.79万亿人民币,比2014年增加了125%。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度重视;从2015年开始密集发布了私募基金行业内部控制指引、信息披露等监管政策;就在本次活动举行的上一周(4月15日),基金业协会还出台了被业内称为“最严”行为标准的《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监管部门的一系列举措将引导私募行业不断走向规范化,私募基金行业也将获得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国信证券作为中国私募金牛奖的专业支持和独家协办方,一直与国内的私募基金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并按照监管要求,结合私募基金管理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及时推出综合解决方案。借助私募金牛奖平台,我们倡导私募基金基业常青的发展理念,推动私募基金行业建立中长期评价体系,不断鼓励私募机构依靠严格的风控制度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实践沉淀,国信证券已打造出了以研究服务、基金评价、基金产品开发、交易服务、基金销售、托管及运营外包服务为核心的私募基金服务核心平台,全力支持私募基金业的发展。

  风雨之后见彩虹,祝愿本届中国私募基金金牛奖颁奖典礼获得圆满成功,也祝愿中国私募基金业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后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晶:谢谢何总的精彩致辞!接下来有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部主任董煜韬先生讲话,有请董主任。

  董煜韬:尊敬的罗董事长、何董事长,在座的私募基金行业的翘楚,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第七届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和高端论坛,受洪磊会长的委托,我代表中国基金业协会向本次颁奖典礼和高端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金牛奖已经是基金行业一个传统的奖项,它代表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里面最高的行业盛典,它聚集了一批证券投资基金领域的精英和翘楚。这次是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长期以来金牛奖的举办对弘扬私募基金“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文化,弘扬私募基金价值投资的专业理念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借这个机会,根据领导的嘱托,我介绍一下基金业协会最近以来关于私募基金的工作和我们背后的理念和想法,也想借这个机会跟行业有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更好的凝聚行业共识。

  从2014年2月,中国基金业协会正式开展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以来,这个行业发展的情况还是非常快的,现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已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截至3月底已经超过25000家,其中有私募基金产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机构超过8500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万亿,众多管理人中,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管理人接近100家(94家)。针对私募证券基金这一块,行业初具规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已经超过11000家,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16000多只,规模接近5万亿,这是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多次场合也说过,私募基金在中国的金融服务业领域非常具有特色,在《基金法》之前,私募证券、包括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都已经在市场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基金法》,随着证监会的私募基金暂行办法,协会开展了私募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和自律管理,我们也在按照行业规律摸索相关自律管理机制。两年多来,我们基本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符合行业发展现状的,包括登记备案,包括事中和事后配套的自律监管体制。

  《基金法》和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际上给我们这个行业奠定了基本的原则框架,首先是要适度监管、底线监管、行业自律,同时还要促进发展,协会作为执行部门也是严格四个原则开展工作,在私募基金登记和备案环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披露工具,通过分类公示、管理公示,发挥社会监督和持续的信息报告的作用,同时我们在登记环节进行从业人员管理以及对符合条件的私募类基金业协会会员的管理。无论登记与备案,它都是自律管理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贯彻事中和事后这一套监管机制。从我们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正在摸索一套事中、事后的手段,比如说事中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持续向协会报告相关基金的情况,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包括管理人年度财务报告,我们正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和互联网信息收集系统,通过现在的科技手段发现一些违反底线规定,公开宣传保底保收益的投资者投诉,行业对自律管理的声音和反馈。另外,我们从系统监管联动的角度跟中央结算建立了备忘录机制,从账户管理、份额登记数据收集、投资脱敏数据的互换,我们建立信息和数据交换机制,形成监管的合力。当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基本工作方向和目标,无论是通过组建行业委员会,还是打通账户开立、去其他市场账户的合作,比如说在股权和创投基金领域涉及到工商和税收的顶层设计协调问题我们都做了很多工作。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还着力培育行业生态,刚才何如董事长特别提到了,我们这个行业除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还包括各类服务机构,券商外包服务,包括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给我们提供的基金专业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协会作为优化行业生态所做的工作,当然事后我们还是要通过建立一套规则,用程序的方式对行业的害群之马做出自律的处分,当然违反法律法规的我们会向证监会和其他司法机关移送,应该说这是贯穿于登记备案和事中、事后一整套的自律监管体系。

  行业两年多来自律监管的实践,基本了解了行业现在的现状,但是我们也越来越发现现行登记备案工作,尤其是私募基金管理登记工作还有很多欠缺,一些机构滥用登记证明,从事违法违规活动。基于这些考虑,我们今年2月5日正式发布了基金业协会《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主要从取消管理人登记证明、加强信息报送、要求提交相关法律意见书以及对于从业人员的资格做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明确,这四个角度来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一个基本的初衷就是要保证我们这个行业避免现在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状,我们还是要贯彻以信息披露的方式,贯彻扶优限劣的目标。

  具体《公告》内容,三个多月以来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我只是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再汇报一下这四个规则背后的基本想法。

  首先是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应该说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基金法》,回归到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和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正本清源,打击部分机构非法自我增信的做法,非行政许可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故意理解为金融牌照,误导投资者、误导合作伙伴。另外,希望进一步强化公示的作用,通过公示缩短投资者信息传播的半径,减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不对称,我们鼓励管理人也好、服务机构也好、投资者也好,更多的利用协会公示平台、手机APP平台,去查询相关管理人登记的实时动态信息,更好地减少管理人和投资者、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第一项措施背后的考虑。

  第二项内容是加强信息报送的相关要求,具体内容我就不提了,事实上我们背后的想法还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其中的一个披露就是管理人要向基金业协会做季度、年度、重大事项的报告,通过报告,无论是从我们的统计,无论是从我们的动态监测,还是事中监测,还是更宏观的涉及到整个行业政策制定方面基本数据基础和信息来源,我们强化这方面的要求。第二块是希望私募基金管理人,刚才也讲了,在我们这儿登记的机构是真正有这个情怀、有这个意愿或者有真实希望的机构,避免过多的“僵尸机构”大量的站在私募基金登记队伍之中,造成各种混淆、各种业务不清晰,所以我们对一些长期在基金业协会已经登记、没有备案的机构提出了不同的备案、产品要求、产业,这个要求本身也是符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要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他应当在六个月内开展相关业务,否则工商部门有权力注销相关工商登记,我们在这里也做了相关引用,督促促进新登记的机构依法展业,新登记的机构六个月之内在协会备案产品。对于被注销的机构,我们特别强调这个注销不是惩罚性注销,而是可以列成行政性注销,如果被注销的机构日后依然有展业的真实需要,基金业协会依然会按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要求给他重新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行政许可的特点之一,体现出私募基金自律管理的特征。当然,信息报送里还有一项,协会主动响应国家对于失信联合惩治机制,比如被工商列入违法企业名单,首先对于新登记的机构,我们不会给他做登记,如果是已经登记的机构,我们会列入异常机构,从协会的角度实现诚信体系的监管目标。

  第三个内容涉及到法律意见书,我们会要求一些机构,尤其是新生机构提交相关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登记备案两年多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引入专业的法律律师机构的方式,真正实现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社会制衡和行业自律,确保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也避免申请登记机构因为各自的违法行为而道德风险外溢。我们贯彻的依然是市场化或者是专业化的思路,我们鼓励律师事务所和管理人之间形成一种市场化相互背书和博弈的模式,这里有三层博弈,一层是管理人和律师事务所之间在登记环节的博弈,当然在募集环节,根据募集办法,我们希望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形成市场化博弈,投资者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同时管理人要充分尽到自己的责任,选择合格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尤其涉及到股权,我们联合创投,更加强调管理人和被投项目之间的市场化博弈。

  第四点是从业资格相关要求,这是植根于私募基金信托文化必然的要求,我们这个行业依赖的是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高度信任托付,没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诚信约束、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话,是很难实现这种很高层次的,甚至比合同义务更高层次的信托信赖关系的实现,所以我们对管理人的从业人员做了相关要求,也是彰显在座管理人高管人员的个人价值,同时也是建立个人价值、个人业绩记录的过程。针对不同的管理人,我们之间也做了不同的安排,对于从业资格考试,协会在积极改善考试的安排,日后增加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科目,实现符合不同行业特点、不同业务模式的考试内容。

  本来我还想介绍一下募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基金业协会根据行业的共识正在做的基础框架,主要是7+2体制,包括登记备案规则和已经发布的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信息披露办法,我们正在制定关于私募基金的托管,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外包业务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另外还有两个指引,就是上周发布的基金合同的三个内容格式指引,包括必备条款以及私募基金内控指引。如果近期能够实现这一系列指引的制定和完善,应该说我们这个行业基础自律的专业规则框架或行为指引和标准初步建立,会给行业比较好的发展制度保障和基础。当然,协会也会积极配合证监会修改《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务院正在制定的《私募基金条例》。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的是,私募基金的自律不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一家机构,它包括监管部门,包括其他的行政管理部门,工商也好,税收也好,但更多还是要依赖于行业的参与、服务机构的参与,只有我们在业务范围中更多的参与这个过程,逐步建立共识、凝聚共识,这个行业的自律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基业常青,协会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好自律服务创新的宗旨,给大家提供服务,为行业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主持人曾绍鹏:感谢董主任的发言和致辞,董主任为大家阐释了未来的政策以及政策路线图的制定,这一点对于私募的发展来说具备重大的意义。

  主持人王晶:再次感谢董主任带来的精彩解读。本届私募金牛奖评选工作历时四个多月,经历了评选方案讨论、数据整理核对、量化指标计算、定性评判讨论以及评委投票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共评选出7类奖项、总计56名公司和个人获奖,获奖分布情况为:对冲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7名。债券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5名。

  主持人曾绍鹏:股票策略类: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10名,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9名,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8名,五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9名,五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8名。

  主持人王晶:在今年的奖项当中,“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是本届新设奖项,大家都知道,金牛奖一直注重私募管理公司和投资经理的中长期业绩,所以在考察收益和风控指标的同时,我们对于业绩的持续性也尤为重视。那么在“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的评选中,评审团队考核的不仅是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同时对投资经理的从业时间、投资经验、过往业绩等因素也会做综合考量。

  主持人曾绍鹏:那么究竟有哪些公司和投资经理获得本届中国私募金牛奖,我们马上来揭晓。首先我们将颁发的是“对冲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有请开奖嘉宾:恒天财富公司助理总裁、首席投研官闻群女士、天相投顾公司投资研究中心经理贾志先生。

  闻群: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对冲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获奖名单有7名: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尊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富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泓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主持人曾绍鹏:恭喜获奖的公司,下面有请获奖的嘉宾上台。有请颁奖嘉宾: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总监陈文权先生。

  主持人王晶:让我们以掌声为他们送上祝福,并请摄影师留下美好的瞬间。

  接下来即将揭晓的是债券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有请开奖嘉宾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彭甘霖先生。

  彭甘霖:恭喜以下公司获得“债券策略类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北京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佑瑞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暖流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主持人王晶:请获奖嘉宾上台领奖,请出颁奖嘉宾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中证投资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伶先生。

  恭喜以上获奖嘉宾。

  主持人曾绍鹏:下面即将揭晓的是股票策略类的获奖情况,首先是股票策略类,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共10名。有请开奖嘉宾: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先生;中国私募金牛奖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周刊主编王军先生。

  胡立峰: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股票策略类“一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获奖名单(10名):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军先生、深圳丰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金斌先生、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旭东先生、大连通和投资有限公司石玉强先生、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斯良先生、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巩怀志先生、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汪义平先生、北京久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姜任飞先生、厦门普尔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陈卫荣先生、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史伟先生。

  主持人曾绍鹏:恭喜获奖的公司,也谢谢开奖嘉宾,下面有请获奖嘉宾上台领奖,同时有请颁奖嘉宾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闻召林先生。

  主持人王晶:掌声祝贺各位,我们一起来留下这个难忘的瞬间。

  接下来即将颁发的是股票策略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9名),有请开奖嘉宾: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基金评价中心总经理刘亦千先生。

  刘亦千:各位下午好!现在我为大家揭晓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股票策略类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获奖名单(9名):北京诚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永东先生、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益聪先生、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明先生、深圳道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卢柏良先生、上海恒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强先生、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郑宇先生、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程义全先生、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吴伟志先生、深圳市智诚海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卢源先生。

  主持人王晶:谢谢刘总的开奖,有请获奖嘉宾上台领奖,同时有请颁奖嘉宾: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廖亚滨先生。请台上各位嘉宾一起留下美好的瞬间。

  主持人曾绍鹏:接下来要颁出的是股票策略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8名),有请开奖嘉宾: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分析师高道德先生。

  高道德:我宣布获得股票策略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有以下公司: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智诚海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主持人曾绍鹏:谢谢高总。恭喜获奖嘉宾,有请获奖嘉宾上台领奖,同时有请颁奖嘉宾: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组成员王坚先生。请各位嘉宾一起留下难忘的瞬间。

  主持人王晶:接下来我们即将要为长跑冠军颁奖,揭晓的是股票策略五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9名),有请开奖嘉宾: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姜必新先生。

  姜必新: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股票策略类五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获奖名单9名: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家琳先生、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睿先生、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余定恒先生、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小刚先生、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陈宇先生、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李华轮先生、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晓洁先生、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泽刚先生、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赵军先生。恭喜以上获奖嘉宾。

  主持人王晶:谢谢开奖嘉宾,请以上获奖嘉宾上台领奖。同时,请出颁奖嘉宾: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葛玮先生;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代总裁岳克胜先生。请获奖嘉宾合影留念。

  主持人曾绍鹏:随着时间的推进,今天最后一项大奖也即将揭晓,这就是——股票策略,五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共8名。这一奖项不仅考核私募管理公司的整体业绩回报、风险控制能力,还要考察公司的投研水平和管理机制等因素,有哪些公司在五年长跑之后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呢?有请开奖嘉宾: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杨晔先生为大家揭晓。

  杨晔:非常荣幸在这里宣布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股票策略类五年期金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获奖名单,共8名: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祝贺他们!

  主持人曾绍鹏:谢谢杨总,也恭喜获奖公司,有请获奖单位的代表上台领奖,同时有请颁奖嘉宾: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辉先生;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如先生。

  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对所有获奖者表示祝贺!今天我们的现场不仅闪耀着荣誉的奖杯,也齐聚着投资界的各路精英,那么接下来就进入到高手交锋的2016年中国私募金牛奖高端论坛的阶段。

  主持人王晶:每一年高端论坛都好似华山论剑,格外精彩,那么今年面对尤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倍感迷茫的市场走势,我们要如何穿越迷雾读懂中国经济?带着这样的疑问,掌声有请今天第一位做主题发言的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煜辉教授,有请刘教授。

  刘煜辉: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7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短期对经济和市场的看法与想法。

  前两天在微信上传一个段子,说炒股票非常辛苦,早上想多加个鸡蛋犒劳自己一下,一抬头,看到商品期货大涨,鸡蛋期货都涨停了,犹豫了半天,最后把这个鸡蛋又放回冰箱,再持有几天。这就说明通货膨胀来了,最近债券的小伙伴们非常焦虑,股票的伙伴们也忧心忡忡,大家开始怀疑通胀到底对企业影响会不会提振?反正现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商品期货纷纷涨停,权益投资都在高喊周期的归来,但是偏偏产能过剩的债券到了违约的小高潮。你把这三个东西搁在一起不太好理解,因为这三个东西相互冲突,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种困难实际上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2012年可能是整个投资界,包括中国经济的分水岭,2012年之前,大体的研究框架基本上是在增长,在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之间做分析,专业之间的说法叫菲利普斯曲线,商业研究把它称之为库存周期,大家研究库存周期波动,去库存、补库存,然后来决定美林投资时钟,这一套2012年之前大体上是有效的,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CPI和PPI的变化。

  但是这样一个规律在2013年开始基本不太适应、不太灵光了,为什么不太灵光?因为债务周期的顶部区间到来了,当一个经济进入超级债务周期顶部区间之后,大家会看到一个共同的表征,就是金融加杠杆,金融部门超越实体经济,表现出异常的繁荣,从2012年、2013年的影子银行到银行的影子,到今天琳琅满目各种P2P财富管理平台,大家看到金融的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东西让人看不明白。在这样一个脱实入虚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资金非常快速地找到短期供求失衡的类别,非常高效率的在阻力最小的方向迅速建立信用敞口和杠杆,完全一次又一次的高度,实现资产的波动,这就是2013年之后金融市场和投资界的资产逻辑。应该讲这一套东西在今年一季度是受到冲击的,我们一季度看到持续三年通缩的预期和通胀的预期一夜之间快速切换。

  谈几点对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感受:

  第一点就是经济看上去比较“薄”,什么叫“薄”呢?这个“薄”不是专业的经济学的感觉,而是下围棋的感觉,大家知道下围棋中间说棋形薄是指棋形经不住攻击,一旦遇到强手的攻击以后,棋形很容易碎。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来看,个人认为这个感觉很强,2009年我们也做家访,大概做了一年时间才有不良反应,也就是说09年你任何一个时点去买房子,到2010年上半年一定是赚大钱的,真正的价格起来、资产通胀、物价上涨是在2010年上半年,也就是说经过一年的加法、一年的传递,才有不良的感觉,2010年上半年有蒜你狠、姜你军,有各个城市房价的暴涨,我们2012年下半年开始第二轮加杠杆,我们搞的是影子银行,表外扩张,做加法也做了半年市场,不良反应到2013年一季度以后才慢慢出现,通胀和房价上升,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但是我们这一次做加法很快就直接切换到资产的通胀,而资产的通胀反过来又哄抬起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造成实体界对未来投资回报预期的加速下行,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一季度我们总量的指标是非常好的,很多东西超预期,从房地产到基建,但是有一个数据可能是做投资的人非常焦虑的,这个数据就是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总体投资是上涨的,是支撑投资水平、投资增速绝对的主力军,达到62%,但是我们一季度民间投资掉到只有5.7%,但幅度降到整体投资10.7%以下,它意味着占三分之一强的国有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7%之上,这个状态怎么能够持续?

  这一次通货膨胀跟之前的通货膨胀不同,我觉得从理论上讲是感觉不太好的,因为以前的通货膨胀,包括2012年之前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总需求主动向上扩张所拉升出的产出缺口,理论上讲产出缺口对应的是通货膨胀的预期,但是我们这一次看到的通胀可能主要不是总需求向上扩张。从贷款信用投放下去,到投资的执行过程,我觉得跟2012年之前的效率没办法比,从数据上也看得出来,这么大量的信贷放下去,整个投资只上升了0.7个点,到10.7%。但是我们通胀出来了,这个通胀跟2012年之前的通胀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通胀主要来自于供给层面也,就是我们的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主要的构成,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快速下坠,所以你这个投资对应的产出缺口更像是被撕裂出来的感觉,实际上是比较糟糕的味道,如果从下棋的品位来讲,就是一个味道比较坏的棋,这是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感觉就是信用市场非常拥挤,到上周甚至出现了初步的“踩踏”,信用市场是今年最大的风险之一,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存在自我耗散的状态,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非常快,但是从信用市场来看,因为存在大量的借新还旧、债务存续,使得资金要求的回报降得非常慢,它直接反映我们的金融机构资产收益水平和负债成本之间出现倒挂。大家简单看一个数据,2009年3月应该是我们过去六年中资产收益率的低点,09年3月和现在相比,现在几乎所有资产的收益率都比09年3月份要低,特别是信用债显著的低,回头再看负债成本,09年3月份我们的Shibor7天大概是0.8、0.9%,我们的理财6个月大概是2.8、2.9%,而今天我们的Shibor7天是2.3%,理财6个月至少在一周之前还要接近4.3%,我们看到整个金融投资的状况、信用市场的状况是4%以上的负债成本去支撑一个不到3%收益的债券,怎么实现?只能借新,只有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才能实现,今天Shibor7天2.3%是非常贵的利息,大家可以想一下,传统中国的基准利息,也就是说一年期储蓄存款的基准利息是1.5%,一般银行会上浮50%,即2.25%,这是银行对非金融储付部门的信用,而且一年期,这个信用居然比银行和银行之间同业只有7天的信用还要便宜,所以Shibor是非常贵的利息。

  但是为什么这个非常贵的利息下不去呢?就是因为整个金融部门的利息膨胀速度非常快,大量的加久期的需求都要通过借短套长来实现,所以短端需求非常旺盛,中央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愿意退让的,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现在大体的状态就相当于在一个路口,中央银行和一群市场套利机构对峙,大家堵在这个路口,中央银行是一步也不想再退了,所以2.3%的利息已经横了差不多三个季度,从去年中期以后就没有再退让,但是这个路口堵塞的车辆或者套利的资金越来越多。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中央银行接下来的选择我认为只有两个策略:

  一是温水煮青蛙,也就是我堵在路口,2.3%不退让了,我如果不退让的话,对于建立了信用敞口的套利资金来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非常难受的,因为大家的票息和负债成本之间形成裂口的倒挂,每一天实际上都在损失时间成本、消耗着时间成本,每天都在亏钱,所以我顶的时间越长,一定会有一些机构、市场套利的资金受不了,它会主动去杠杆,也就是说平掉资产端,还掉负债端的信用敞口,这就是金融去杠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已经发生,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两周时间,整个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出现了快速上升,信用债出现了快速回撤,回过头来已经影响到利率债,因为大家要去杠杆,当预期发生转变的时候,市场一旦从右侧转向左侧的时候,债券、信用债是没有流动性的,所以你看到信用债现在变成一个有价无市的市场,每天收益率稳定的5个点往上面抬,但是你找不到交易对手,真正要把这个头寸转让出去的话,在场下至少要加30个bp。为了把杠杆降下来,把负债端的信用敞口平掉,只能谁有流动性甩给有流动性的资产,我们看到利率债在最近一周收益率的回升是非常快的,国开10回撤了差不多30个bp。

  第二个方式就是“拔一拔”,就是中央银行主动挤一挤,让金融杠杆下降的速度来得更快,会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不知道,反正有一点,中央银行在目前这个状态下,货币政策是没有放松的空间,目前这个状态如果打另外一个比方,就是下水道堵塞了,堵塞了以后,如果光靠加大水量去冲的话一定是冲不过去的,我们怎么样疏通管道,让通道重新通水呢?大家想想,生活的常识得用拔子,拔一拔,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挤、再一松,当然这个一挤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如果你一挤,我想可能堵塞在路口的大量套利机构有相当一批会被挤到洞外,亏损出局,金融去杠杆的过程我们看到实际上对应的就是资产价格下跌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央银行一不留心,甚至会出现流动性冲击,这就是市场的踩踏。

  第三个感受是中央银行的态度到底是“温水煮青蛙”还是主动“拔一拔”?反正现在事情看得很明白了,目前信用市场要从拥挤转向疏通,技术上讲金融必须要降低杠杆,消灭一些信用敞口,路况才能通常。整体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目前宏观政策的选择处于两难的状况,也就是所谓的忠孝不能两全。在杠杆的资产价格和快速衰退的实体经济回报率中做一个选择,你只能保一头,你要放水,托住昂贵的资产类价格,实体投资的回报率就会加速往下掉,天下没有这么大的好事,除非你发现一个杀手级的产业重新崛起的时候,这么高的实体经济的回报才能覆盖掉这么高昂的经济成本,这是从一个方向看。

  从解决问题的方向看,大家也知道,中国M2现在处于历史的高位,未来怎么样化解这个矛盾?从研究者的角度大家也有相当的共识,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杠杆的挪移。

  第二步就是证监会领导讲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我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思实际上是讲我们要发展一个非刚兑的资本市场,专业一点的说法是我们要怎么样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大家知道,从货币银行学的角度,只有实现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货币不增信用增,才能实现金融对未来整个经济增长的支撑,但是这两个事情如果要做成的话,我觉得都面临一个现实的技术性障碍,这个技术性障碍就是价格,这么贵的资产价格,你让现在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怎么能够接得下,而且是这么庞大的债务规模。承接的过程,无论是切肿瘤,还是非刚兑资本市场,打破金融市场的刚性对付,从这两个角度来讲,未来的资产价格可能都面临着缩水的压力。

  从第三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脱实入虚的过程没有改善的话,实体经济总是没有有效的资产形成与金融杠杆的扩张相对应,那么金融通胀的钱实际上是会消失的,也就是说当整个市场的风险情绪降低的时候,货币会随着信用敞口的了结而消失,它对应的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金融去杠杆和所有金融资产价格都会跌,如果这个过程中央银行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一点纰漏的话,就有可能演化为踩踏性的流动性冲击。今天应该说中央银行处理的难度比2013年上半年要高很多,因为2013年中期的时候房地产价格已经是强弩之末,从高位开始回落,至少预期开始回落,今天的房地产泡沫远比那时候大很多,2013年我们中小股票的估值还非常便宜,一二级市场的联动、繁荣的并购市场模式刚刚萌芽。同时我们看到2013年上半年我们的汇率也没有压力,因为2013年上半年我们外汇占款新增达到1.8万亿,如果那时候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的话,人民币升值,但我们今天面临的是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压力,所以今天来讲,中央银行必须打足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这样一个脆弱性正在快速上升的系统。

  以上是我对经济和金融的感受,然后简单讲一下我对大类资产的看法。

  第一、绝大部分股票从交易的角度来看都是“俯卧撑”的过程,而且被限制在一个逼仄的空间,趋势投资者感到赚钱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中国股票市场主流的投资模式说不定在这样一个方式中间悄然发生改变,而很多估值偏高的股票估值中枢会缓缓下移,因为没有人能熬得住这样一个博弈的过程。

  第二,我们讲讲汇率,自去年12月份以来,人民银行所公布的我们参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实际上也就是说从中国加入SDR之后,人民币所参考的篮子货币指数已经贬值了5.5%,这5.5%是怎么实现的?三、四个月时间,主要是靠美元的弱势,因为你看到美元指数刚好在这一段也贬值了5.5%,人民币在这一段紧紧地盯住美元,实现了贬值。接下来人民币会怎么走?4月18日小川行长说他们参考的人民币指数,人民银行认为从理论上目前还高估了12%,目前的指数是97的位置,如果还高估12%的话,意味着人民币参考的指数还要下跌12%到85,这个下跌12%怎么实现?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靠盯住美元,美元的弱势帮助我们实现汇率的回归、估值的回归,第二阶段靠什么?还靠美元继续维持弱势?从数据说讲,目前美国的数据还是非常过硬的,包括通胀,他今年不再开启首次加息,接下来的选择对于人民币来讲就是主动的第三次尝试和美元脱钩,在什么时点?不清楚,但是我想这个概率应该是加大了。

  如果我们让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保持弱势,中国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对价才能让美国支持我们实现贬值的要求?我想这个对价在宏观上讲叫“米德冲突”,去年中国是外来性红利膨胀的一年,我们收到了6000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这个顺差是那些资源国、产油国砸锅卖铁在市场上抛出的带血的筹码,中国今天不要了,你回过头来讲,我们按照今天商品市场反弹的态势,如果油价到50的话,持续到三季度,大概率会见到中国经常贸易差额恶化的状态,这个恶化的状态会把经济外部约束转化为经济的内部约束,会导致贬值压力急剧上升,中国是不是承受得起这样一个对价?我不知道,因为如果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不保持弱势,重新走向强势的话,我们第三次尝试人民币与美元第三次脱钩,会不会再次造成全球外溢性项目,造成货币竞相贬值的效果?这也是金融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

  再讲一下楼市,说老实话,一线城市的楼市和整体行业的楼市定价模型完全不一样,一线城市的楼市实际上是稀缺品定价,因为在我们单一的体制下,公共服务资源从长期来看一定是极端有偏分布,是稀缺性不断上升的资产,当中国决定关门放水之后,也就是说实行资本管制,放松货币之后,使得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为货币集聚唯一的孤岛,当然这个趋势对经济的转型来讲是非常不健康的,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的话,我觉得楼市的人民币顶未来的重要性会下降,中国的是对外价值,也就是美元的顶变得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关注另外一个对标,即莫斯科的房价,在商品周期繁荣的顶点时,卢布的标价是非常高的,到今天这个价格也没有降下来,但是卢布兑美元的价值却下跌了50%。

  第三个就是商品,商品是今年一季度盈利性暴增的大类方向,但是商品到目前这个阶段已经成为风险偏好最强的金融资本对赌平台,因为你从上周急剧放大的交易量,螺纹钢一天的交易量比沪深股市的交易量还大,你看到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资本最后对决的时间窗口,对于期货的资金来讲,实际上大家都是“抽干了池塘的水抓鱼”的阶段,因为对于期货资本的对决来讲,一定是必死另外一方,完全堵资最后的账户交割以后,这个游戏很快就OVER了。

  最后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对于今年来讲,我认为是螺蛳壳里面做道场,从目前来看,投资的风险都来自于预期的过于拥挤。第二句话,今年会不会有流动性冲击的可能?从现在来看,这个概率正在快速上升,特别是中国这么庞大的广义信用债市场,但是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波折以后,经过这样一个去杠杆或者流动性冲击以后,利率可能是最后的赢家,而且风险资产波动性加大以后,对于金融投资来讲也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但是冲击的过程对于所有金融资产的估值来讲都会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第三句话,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从战略层面看到中国资产配置的问题,上个月中国最大的民间投资平台把我叫过去参加他们的高管学习座谈会,我知道他们有很多钱,但是在中国的投资一分钱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太贵,他也相信未来全球最大的投资机会一定是G2,最大的形成资产的方向一定是G2,但是现在不是这个时间。当然我们从体制内做研究的角度来讲,从美好的愿望来说都希望平地起高楼,也就是在平稳之间我们能够找到有效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政策,但是事情的运行通常是压力和动力常伴生,很多事情要靠挤,要靠逼,甚至要折腾,所以对于今年的投资来讲,从战略方向看,现在只有两个字:等待。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晶:谢谢刘煜辉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在刘教授的演讲当中提到了绝大多数股票现在都是在做“俯卧撑”的状态,我认为这非常贴切地形容了今年以来股票市场难以操作。A股从年初的2600点起步,之后走出了一波百分之十几的反弹,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逐渐看多的声音,但是就在刚刚的这一周我们也看到市场的不稳定,出现了超过一百点的大跌,究竟面对这么复杂的市场,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它?如何把握住“俯卧撑”状态的股票市场当中非常难以把握的投资机会?我要把这个难题交给世诚投资的陈家琳先生,请陈总交流他的看法。

  陈家琳:今天来之前,我还在猜是不是今天来会场的人会少一些,是不是我的兄弟姐妹们都赶到边上找到晓明、冰冰签证去了,但是我发现小伙伴们还是济济一堂,所以友谊的小船不是那么容易说翻就翻的。

  当然,友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证券报和国信证券举办的盛典确实就像基金业协会董主任讲到的,是这个行业的年度盛典,是不可或缺的饕餮大餐,希望大家来参与都有所收获,我也希望尽量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再次感谢主办方给我们金牛奖的奖项,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主办方对于我们行业比较优秀的私募管理人,他们一路走过来的坚持和专注的职业精神的认可与嘉奖,这更难能可贵。在A股市场大家都很清楚,其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市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你要抵制这种诱惑,坚持自己的风格、理念、流程、方法,给客户、合作伙伴创造持续的价值,这本身就是比较大的挑战。

  回到今天的主题,刚才王晶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大家都知道预测市场本身非常难,特别在A股市场,同时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先回顾一下,讲讲我们在年初发布的策略报告,那篇策略报告的标题强调一个“新”字,我在报告里总结了我们认为的新年三个新特点,一是今年,包括明年未来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波动会大幅加大,这个大幅加大不是相对于2015年,而是相对于过去几年的趋势水平,一方面是刚刚经历过去年的大幅波动,大家心理上承受着阶段下跌的台阶,另一方面大家很清楚,在这个市场上做绝对策略的产品越来越多,这种策略、这种产品本身对市场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它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另外,我们也关注到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包括机构投资人开始关注技术分析,我自己不懂技术分析,但在我看来可能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我相信未来市场的波动还是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为什么我强调波动呢?很简单,作为资产管理人,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主动承担风险,同时把风险管理好,既然我们承担了这个风险,我们就希望换来与我们承担的风险相对应的预期收益率,世诚投资不管是有一个新的投资方向或者个股,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它的风险、它的波动,第二个才会考虑它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再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做比较,看看我们承担这样的风险是不是能换来比较好的预期收益率,这是我们总结新年的一个新特点。

  第二个特点,我们感觉到市场博弈的成分大幅增加,记得去年11、12月份上海公司宏观分析师写了一篇报告,讲到股票市场投资收益的三个来源:一个是流动性,看央行的态度,到底央行想让你赚钱还是想让你亏钱。第二个是成长,你投了一家成长的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公司的成长你来分享它的收益。第三个是零和游戏。那篇报告的结论就是之前赚了央行的钱,到2016年要还给央行了,所以流动性对市场是比较负面的影响。关于博弈,这篇报告里讲到你要找到交易对手,要有韭菜,现在韭菜都已经割完了,你连交易对手都没有,怎么去博弈呢?剩下的只有成长性。

  我自己非常认同投资收益的三个认同,可能我自己的结论阶段性有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关于央行的流动性,我自己判断,在1月份的报告里就有讲到,它不见得是那么的负面,至少是中性的,为什么有这么一个结论?两方面:一是我们觉得中国的央行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了,不单要考虑币值稳定、通胀,还要考虑保增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要保增长的话,显然货币政策这一块需要持续放松,需要流动性。二是我们对于汇率的判断,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判断汇率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拖累,而是相对稳定的状况。

  关于成长性,其实成长性越来越难,我们的经济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之前如果我们在一百家上市公司里,可能能找到二、三十家所谓成长型公司,而且它们的增速还不低,有20%、30%甚至更高,但今天我们的GDP已经下降到6.7%,这6.7%里面到底有多少数据偏差?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相信很多行业还是受到大宏观背景的影响,过去可能有二、三十家成长型公司,今天同样在一百家公司里面,你可能只能找到十家成长型公司,而且他们的增速也下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公认的成长股可能都已经泡在水里了,你要赚这个钱并不是那么容易。从逻辑上来讲,如果流动性是中性的,成长性占的权重减少了,很简单,博弈的成分其实是变相在增加。这是我们对新年市场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我们在1月份的报告中总结今年的投资机会可能是来自于新机会,这个市场中过去三年可能是在周期股上,比如2014年年底银行股,以上证50为代表的银行股的超强表现,整体来说过去三年是成长股的天下,从1500最高涨到4000,指数涨了100%多,很多个股都是翻2倍、3倍。到了2016年,看未来一段时间,我觉得需要风险释放,需要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不清楚多长时间,可能不是一个季度、两个季度,而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那么新的机会在哪呢?新的机会可能来自于新的领域,包括新股、次新股,包括上海的战略新兴板,但从事后来看,新股、次新股从年初到现在,整体上的超额收益还是非常明显,这里面不乏炒作成分。另外,战新板现在有一些变数,为什么我们往这个方向去看?我觉得在A股市场,你需要在一些关注度比较低的领域才能发掘出真正风险比较低的可持续超额收益,如果在非常拥挤的领域,特别是对于世诚投资这种投资风格的管理人来讲,你要赚那个钱就非常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希望找到效率比较低的方向,阻力比较小的方向,往这个方向走,这是年初的判断。

  到了今天,前面四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市场跌宕起伏,前面两个月市场巨幅震荡,跌到2月底的时候,很多个股累计跌幅都已经是30%甚至于40%了,当然3月份是反弹。到了今天大家可能又有一些分歧了,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比较乐观一些,就一个字“干”,20%的空间,还有些是“不干”,不干的话,看看旁边的债券,马上风险就要蔓延到股市了,之前是股债双牛,说不定接下来就是股债双熊。

  我们自己的观点,首先现在还没有到需要非常担心的时候,什么时候你需要真正的担心?举个例子,06、07年我到新疆乌鲁木齐调研上市公司,路过一个证券营业部,那时候生意很好,大家都在排队,排到一个老大爷,证券公司营业部的人问“老大爷,您办什么业务?”老大爷想了想说“前面那个人办什么业务我就办什么业务”。什么时候你需要担心呢?当你今天晚上回去,如果你家里钟点工又给了你一份辞职信,因为她在刚刚过去的牛市里已经赚了五年的工资,她不需要再做钟点工。显然现在还没有到这么一个阶段,当然反过来讲,我们还没有那么乐观,接下来这些观点是我们在两周前的策略报告中提到的,我们其实考量因素比较简单,大致是五个方面:第一个是宏观,第二个是企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估值,第三个是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改革,或者说对改革的预期,第四是流动性,第五是关于汇率,这也是今年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

  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经济学家,这年头经济学家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像刘教授这样有真才实学的经济学家反而越来越少。近期跟年初水平去比较,很明显大家的情绪在改善,觉得经济正在企稳,各种称呼都有,不管是U型、W型、V型。我在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是经济的企稳甚至反弹到底靠什么在推动?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我们是相对天量的信贷数据和社融数据,或多或少回到了之前的老路。二是我们在谈论经济的时候,谈论非常多的是投资,好像大家都已经忘了消费,我们在讲经济的时候,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讲消费?没有人讲消费,都在讲投资。三是经济的企稳甚至反弹,U型、W型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我现在还没有答案,对我来讲可能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就是通胀,我们一直相信通胀本质上是货币现象,只要货币持续超发,无非是时滞,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最终一定会反映到你自己的感受上,大家可能讲统计局买的猪肉比较便宜,但实际上我相信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大家的猪肉价格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这一块我觉得可能眼前还不需要特别担心,未来可能是大家关注度更高的,包括小川行长经常提及的,如果真的通胀数据上去,所有这些放松的政策可能要重新审视,或者甚至做出一定的调整,在这个背景下,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到底能够有多长,我们在现在需要打一个问号,这是我们对经济的看法。

  第二个就是刚才讲到业绩和估值,现在股票不便宜,反弹到今天,我们自己统计的数据,比如说以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创业板为例,现在又回到了差不多55倍的水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创业板的业绩有多少多少增速,其实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个增速里面有很多是靠外延,外延是以摊薄股东的利润为代价,世诚内部做研究的时候,当然我们会看业绩增速,但我们会关注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我们觉得一切利益的来源就来源于净资产收益,你把1元交给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你现在当股东了,一年以后、两年以后,它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回报?我们还是以创业板为例,我们的净资产收益率,过去每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速,但是反映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它的改善非常非常有限,因为它需要不断地再融资,摊薄,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至少要把成长性砍掉一半。如果你把成长性砍掉一半,从30%到百分之十几的话,显然50倍、60倍的估值水平高了一些。但是我们看历史平均水平,现在不算处于相对的高点,而且我们相信即使注册制没有,我们的估值水平是趋势往下走,但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而且这个中间会有一些波折,不是说今天我们是50倍市盈率,明天就到30倍,后天就跟香港接轨,没那么容易,这里面会有很多波折,但是总体上来讲,我们的想法就是内生的成长性跟今天的估值水平其实还没有那么匹配。

  第三个考量的方向就是改革或者对于改革的预期,走到今天,大家或多或少会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改革比两年前、两年半前稍微慢一些,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些本质的变化,如果有这样的改革,应该说对市场还是会有比较好的提振作用。我们举两年前的例子,国企央企改革第一单是中石化下面的销售公司,从中石化宣布重组改革预案,到最后交易落地,不管是中石化A股还是H股,都获得了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和绝对收益。但是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那25个所谓的策略投资人到底给中石化带来了什么?治理结构的改善?营运效率的改善?至少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看清楚,但是并不妨碍这个股票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阶段性表现。未来这一块如果能够加速进展的话,我相信对市场会有更好的刺激作用。

  第四个是关于流动性,反弹到今天,主要还是存量资金的博弈,真正的增量资金比较少一些,增量资金去年股灾之后去了房地产市场,最近又去了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金属,以前大家见面的时候最多问一声“吃了没?”现在见面先问一下“您黑色了吗?”好在一点,美的电风扇在中国转得比较快,说不定接下来马上又转到现金、转到股票,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觉得还是不得不防范这里面的风险,我们一直也在关注债券市场、固定收益市场,信用债更不用说了,就拿利率债来讲,如果我们看今天宏观经济的增速以及对通胀的预期,今天的利率债显然利率水平也是处在相对低位的,如果出现流动性风险,是不是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首先对股市也会产生这样的压力,这是我们不得不防的风险,但是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流动性从固定收益资产类别分流到股市。这是我们对于流动性的解读。

  最后是关于汇率,我在1月份写报告的时候就讲到一点,我说你如果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可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年初到现在,美元指数大概下跌了百分之四点几,同时人民币相对美元略微有小幅升值。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可能需要小小的修正我们的观点,就像刚才刘教授讲到的那样,去年汇改之前,其实我们错失了借着美元的强势做一些贬值,但是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们抓住了一次好机会,就是在美元贬的时候我们不动,其实是顺带着对其他一揽子货币做了贬值。问题是我们现在在讲人民币汇率的时候,还是很少讲到一揽子货币,讲到比较多的还是相对于美元的货币,相对美元的货币,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未来美联储的态度,包括市场怎么去看美联储的态度,现在对加息的预期我相信已经是非常非常低了,从方向来讲,有可能加息的预期不断强化,就像我举另外一个例子,今年年初到现在,日本、欧洲的货币在继续量化宽松,但是反而年初到现在,全球第一强的货币是日元,欧元也不差,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觉得你都已经是负利率了,在边际上如果要变化的话,只能把利率慢慢往上提,所以市场会提前反应。对美元加息也是这样,现在预期已经到了最低,一旦鹰派的语言出现阶段性反弹,我相信市场对加息的幅度、周期、频率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还是会传导到A股投资人这里。去年8月中下旬的下跌,包括今年年初的下跌,其实都有汇率的影子在里面,这一块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们也不断地问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是那么乐观的想法会出现错误?可能还是回到刚才这几个大的方向,一是经济,经济确实持续在改善,而且质量比较高,比较均衡,不单是大家看到的旧经济的改善,包括新兴行业,包括消费,包括服务,这样的话我相信这个市场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从业绩,或者从估值来讲,我们唯一可能出错的就是市场泡沫继续吹大,把创业板从现在的50、60倍继续往70、80倍吹,这种我们会出错。改革也是一样,如果这次的国资国企改革像十年前的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十年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在我看来是一场运动,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实是没有选择的,不管你作为还是不作为,你是被一只无形的手在往前推,你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它是一场运动。如果这次国资国企改革也变成一场运动的话,还是以中石化为例,这里面至少会有短期的交易机会,而且我相信很多板块的幅度会不小。

  流动性超预期的地方,一个是大类资产的流动,另外,我们对外资的流入关注比较高,我们自己判断今年6月MSCI宣布中国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过去十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对外资开放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看到了一些成果,如果这一块能够宣布的话,到2017年6月份正式纳入,哪怕一开始是5%,我相信这个市场还是会有增量资金进来,这不单单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包括主动投资也会逐步进入到这个市场,因为对外资来讲,对于中国不是以便宜还是贵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那个时候中国市场是一个战略选择,或者说已经没有选择,你必须到这个市场,我相信这个增量会更加持续一些。汇率也是,我们当然期望未来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货币如果超发,通胀压力比较大,一定会传导到汇率,举个例子,我在3月底去日本,日本给大家的感受是物价比较贵,但是他的物价结构跟我们不一样,比如出租车是20元/公里,但是我们讲吃,跟上海比较,上海至少比日本贵一倍,所以看得更长远一些,你也不能说汇率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关于机会,今年对成长股来讲,总体上是风险释放、估值消化的时间段,我们自己偏向于有一定的成长性,估值比较合理,还能接受,不是双高,高市盈率、高市值,这类公司我们会非常小心。我们希望它有一定的成长性,同时还有能够接受的估值水平,这样的公司在今天的市场上还是有,我相信挑挑捡捡还是能挑到一些。另外一个就是博弈,我们对博弈的理解不是狭义的,零和游戏,有很多股票,不管是半年也好,一年也好,两年也好,最终它的股价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在零和游戏的过程中,有投资人赚钱,有投资人赔钱,这种一种博弈,但我们定义的博弈更加宽泛,因为今天这个市场有太多的上市公司,他们的主业面临着压力,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外延、资产并购、重组,乃至买壳卖壳,我们把这一类也归类到博弈,因为看它今天公开的信息、基本面情况,你是没有办法知道他明天会做什么事情的,这一类在未来会非常活跃,而且有持续性。举个例子,去年涉及到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四百多家,今年这个数量也不会少,包括跟重大资产重组相对应的,如定向增发的体量也很大,去年整个定增市场大概是八千亿的规模,扣掉接近两千亿的优先股,普通股的定增大概是六千亿。我昨天在重庆参加一家券商的策略会,在差不多一天半的时间听了九家公司,这九家公司中有八家都已经有了定向增发的意愿,你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对A股市场的理解,讲到底它本质上就是利益兑现的场所,所以对一般的投资人,包括对机构投资人来讲,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哪些会有投资机会,哪些会有交易机会,这里面的机会很多,包括我们理解的价值投资,一方面是我们认清这些个股的真相,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第二层次的思维,看这个市场对同一标的、同一时间又是怎么理解、怎么判断,会采取什么行动,然后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看一下,我们的理解和市场的理解有什么偏差、不一致的地方,这种差异会不会导致比较好的投资或者是交易,我相信未来还是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讲了半天,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其实对市场没有一个特别的判断,但是这也符合我们自己的风格,世诚投资在做投资时很注重对大类资产的配置,包括择时,但是其实我们花更多时间在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我觉得后者也会经常犯错,但毕竟你在做一个组合,不会是致命的错误,你对市场的判断,择时可以对99次,但你只要错1次,可能那一次就是致命的。

  谢谢大家!

  王晶:谢谢陈总的精彩演讲。我们深知追求绝对收益是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存之本,在实现绝对收益的道路上,相对价值策略这几年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种策略是通过定价误差,积累一点点小的收益,然后累积成硕果累累,接下来我们要有请今年的相对价值策略获奖的公司,上海申毅的申总作主题发言,有请申总。

  申毅:谢谢大家!我是第一次在金牛奖发表获奖感言,在场牛人很多,大家的策略也很多,我就不跟大家谈投资策略了,市场中性的人也不应该谈对市场方向的看法,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预测,所以我就谈谈我的情怀,我对这个行业的感受,今天很多人在考试,就是因为现在规范私募基金行业,我引用基金业协会洪会长前两天参加专访时所说的话,现在基金理财市场,去年对股票市场涌入的影响,08年开始对房地产的影响,以后的展望是不是能到基金行业来,当然进来之前要先把基金行业规范好,我是征得他老人家同意才引用的。

  我们这个行业某种意义上是宽泛的信托行业,这个信托不是信托公司,而是我们身上承担着投资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托付。

  一、信托的起源,信托从字面上来说是“遗嘱托孤”,罗马帝国以立法的方式来谈这个事情,现代信托雏形始于十三世纪英国用益制。真正的信托管理思想是从宗教开始的,特别是基督教开始兴起的时候,如果大家读圣经或者参加教会活动的话会看到,其实教会是把大家的财产共产,把财产放在一起,共产了以后谁来管理?我们找一个信托,找一个能力最强,最正直,最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来管理资产,信托是有宗教信仰来支持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后,信托本身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只是受托关系,大家由于信任你,长期以来没有法律地位和义务,尽管我们说古埃及罗马有立法,但还不是那么清晰,它主要是靠行业自律。

  二、基金的发展。光干活不拿钱,这个说法本身如果作为真正的职业和行业来说,不可能长期发展,所以这个行业分工细化了以后,我们就有了对信托一类的行业基金管理业的要求,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管理人。

  三、海外对冲基金现状。我们是对冲基金行业,我就针对这个行业具体往前说一下,对冲基金行业本身成立是希望扩大投资范围,因为我们的水平比较高,我们希望把投资范围从简单的股票、债券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各种各样的项目、各种各样的投资品种,扩大投资的灵活性,是从受益人的利益出发,现在世界上五分之四的对冲基金都在美国和英国,主要在纽约和伦敦,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的法制比较健全,二是专业人员比较多,三是这两个地方有宗教传统,有受托人传统,所以这些国家的对冲基金总体来说还是以自律为主,法律是事后监管、事后追责。

  当然在中国监管是必须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说说最近加强监管的几个因素,对于对冲基金来说,我觉得加强监管是应该支持的。

  A.保护投资者。加强监管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保护投资人,用两个方法来保护,一是投资人素质高、钱多的话,他们有能力雇佣专家来辨别或者自己知识比较高,自己就能辨别,可以投资复杂一点的产品,如果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投资人,就需要去投费率比较低、监管更加严格的产品,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如果没有这个理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投资人投资复杂的产品、投资监管比较宽松的产品就会出毛病。那么这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投资人怎么办?在海外投资一些FOF、pension fund公司企业养老基金,在国内将来考虑用养老金体制、社保体制来保护这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的散户、中老年投资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信息量比较少的投资人,需要投监管比较严的产品,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案例,我们现在国内有很多案例,但历史上就算能力很强,资金量非常丰富,有很多专家监管的投资人,他们投了复杂产品以后也发生过被诈骗的案例,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家可能听到过麦道夫,其实历史上在对冲基金行业发生过很多次,最近十几年就发生过几次大的,我们加强了监管并不能完全避免诈骗事件或者恶意欺诈事件的发生。

  B.保护公开市场,监控系统性风险。对冲基金现在使用的衍生品比较多,视他们用的方法,杠杆可能会很大,或者明的杠杆不大,隐性的杠杆很大,国内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如果债券发生大幅波动的话,债券产品的冲击力会非常大,会不会发生踩踏、会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债券的杠杆历史上有过20倍、30倍,但是这两年一般杠杆也在3-10倍之间。大家比较熟的是长期资本,98年的时候长期资本只有四十几亿的规模,当时算规模很大,并不是说这个资产规模本身能够冲击金融市场或者影响到大批投资人的利益,但是由于它使用了非常大的杠杆,对手方众多,对手方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衍生品的合约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当时它如果真正倒下去,会引起信任危机、相互之间交易的危机、系统危机,从而影响流动性,所以当时美联储决定挽救长期资本。

  加强监管以后,并不能改变基金管理者本来的习惯,长期资本当时有20个合伙人,在长期资本倒了以后,6个合伙人合起来又开了一个新的对冲基金,用同样的策略,这个公司又做得非常好,又回到几十亿美金的回报,同时这20个合伙人之间,其他三三两两的合伙人又开了几个类似的基金,在正常稳定的环境他们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回报很高,直到07、08年所有长期资本系的基金全部都倒闭,就是二次倒闭,当然这一次他们因为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这个市场本身就发生了系统性风险,不需要长期资本,在这一次以后有好几个长期资本的投资人转行种葡萄,再也不做对冲基金了。

  C.保护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是稳健发展、有长期规划的上市公司,他可能对公司发展的规划中是不是要以股价的涨跌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有分歧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股价涨跌不一定就是公司好坏衡量的唯一标准,但对对冲基金来说就是,希望你有一个目标价格,最快速的上涨,很有可能出现杀鸡取卵的局面,为了避免杀鸡取卵的局面,他可能会逼迫上市公司按照他的要求进行高送转、高配股,实行分红或者实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十多年前在法人股的改革和一些并购案例中,这个方法是反复使用的,并不局限于英美对冲基金,国内的私募反复使用这样的方法,只不过国内私募不足以达到大规模操纵上市公司的级别。

  海外的监管一般分几块,一种是把投资人分成各种各样的,美国是三类投资人,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的保护措施、披露措施,还有一种是避免对冲基金的规模,中间投资人的数目太大,如果限制了数目,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太大。限制了投资人数目以后,因为每个基金管理的成本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把这些成本摊到非常小的、数量非常巨大的社会投资人身上去。在各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的两个议员弄了一个《华尔街改革法案》,英国是采取欧盟注册,我比较苦的是我刚从美国派到伦敦的时候,每一个考试都参加了,英国考了,法国考了,瑞士考了,斯德哥尔摩考了,德国考了,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都考了,全考完以后,隔了一年说欧盟只要考一次就行了,再过一两年说凭美国经验可以免考,我都错过了。我很担心,我马上还要考一个基金项目一,12月以前完成,还得考。

  四、国内私募基金业的现状。2015年发展很快,有2万多家,今年4月以来仅仅只有27家,私募监管把2万家中间不合格和没有长期经营能力的去掉是一个正确的趋势,这可能跟目前P2P爆仓有一些关联。目前对冲基金跟市场上大家听到的P2P互联网金融乱象中间是有重大区别的,我想呼吁的是要区别对待,细分监管,很多措施是针对这些乱象,针对P2P,我们在上海外滩看到好几家看上去非常光鲜的P2P跑路了,我认为管住P2P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样的标准可能对对冲基金来说要更加细分一些,刚才我听到领导在说对私募股权各方面的考试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我希望以后监管也更加有针对性,管死P2P是对的,同时对冲基金就变成了顺带受到伤害的,因为基金的形式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基金受托人能不能值得信任,值不值得托付,这个事情历史上在美国也发生过,我们前两天还在讨论这个事,互联网金融在美国的发展,但是最后一直没有形成像我们这样的规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量化对冲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在投资顾问总数几乎不变甚至上升的情况下,量化的占比是在下降的,我认为从最近这两个月的趋势来看,量化对冲行业的规模总体来说下降非常快,我知道有几个量化基金去年大概有50亿以上的规模,今年年初他们已经被赎回到接近零了,这中间可能有他们个人的原因,但是跟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是非常有关的。

  展望这一块我多说一点,大家如果有意见,可以站起来质问我,今天早上跟几个领导在微信里说起这个事,我个人觉得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和怎么赢得投资人的信任,获得他们的托付,我其实没有很好的建议,也没有好的方法和结论,我之所以这样说也是出于几个方面:

  一、我认为国内整个业界没有宗教信仰作为基础,去做高层次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原来靠自律的部分就缺少了很大的基础,后面的自律全要靠受托人本身的素养和职业操守来完成,这恐怕是有一些问题的,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是受到重大挑战的,这个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认为国内的投资人是不成熟的,包括高净值个人,甚至包括很大的机构,对收益率的追逐听上去是永恒的命题,我们一直觉得资本市场发展这么多年,基金行业管理发展这么多年,投资人应该成熟了、应该成熟了,但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这方面有重大改善的趋势,在目前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很多老师说的空间非常窄的情况下,我认为在波动面前,这些投资人抗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投资容忍程度都不会很高,心理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大,引起社会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怎么成熟?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们?或者说用市场化手段让他们自觉的慢慢成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超越了我们作为授课人的个人能力,恐怕也超越了很多机构、交易所甚至协会短期能够达到的目标,怎么把这个系统工程往前?当然很难做,但是总有人要开始做,今天做比明天做好,怎么能够完成、怎么从制度上进行配合,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结论。

  二、我们本身非常支持这个行业进行规范和加强监管,2014年初说要把私募基金管理人纳入监管范围,当时的思路是两边的,有一批人认为原来没人管,现在有人管了,多一个麻烦,但我们认为这是对于我们行业地位的认可,作为行业法律地位的定义,所以我们非常支持监管,但是监管中最好不要有过宽和过松两极之间的大幅震荡,就是比较稳定的、有序的监管,我今天看到一个说法觉得很有意思,就是监管本身不是秩序,监管是保卫道德秩序、保卫信用的秩序,本身不要变成秩序,我们一直觉得市场发展比较快,有很多很新的地方,监管本身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想到,除非你每个方面都管死,不管死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想到,走在市场前面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是要留出空间,让市场去发展,二是监管的原则,我们还是希望严厉追责,但是事先要有一个空间,还要有发展的空间,在少犯错误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有一个平衡。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针对性细分的原则上,目前对基金业的监管是变成一个整体来监管的,其实基金业中间有各种各样,单单把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分开也不完全足够,如果要监管得细就要更加细分,针对性监管。

  这是我迷茫的地方,不是很清楚管理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最后我用正能量的展望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这个行业,包括我自己,包括行业绝大多数投资人,最近的三四年里,从2014年开始正式注册备案开始,大家的规模肯定经历了成倍、几十倍的增长,发展很快,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平也有很大的增长,所以长期来说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乐观,而且我目前主要的增长点是把海外投资人的钱管上,我们原来在海外做得多,在国内做了以后,就没有想好怎么把国内和海外打通,刚才于总也在讲MSCI的事,我对MSCI进中国非常乐观,大家认为是60%,我认为是99%,如果MSCI把中国并入市场指数,我认为外资进入中国是一个必然,而且是爆发性增长。那么我们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管好中国投资人的钱,也管好海外投资机构的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但是我认为是今后几年最重要的增长热点,而且从商业角度来说,外国投资人的钱费用高,收起来爽气,而且他们一般不会天天打电话给你问这个事,他们投资时间非常长、非常稳定,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说,收外国投资人的钱是行业发展利润所在,是增长最大的源泉。

  我就说这些。

  主持人王晶:谢谢申总的发言,也感谢前面发言的刘煜辉教授和陈家琳先生。

  接下来要进行的环节是圆桌论坛,参加今天圆桌论坛的嘉宾有:北京和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合伙人于军先生;上海从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总监吕俊先生;上海景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峰先生;上海博道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芳菲女士;国信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助理梁端水先生;南方基金市场管理部总监毕国栋先生,欢迎各位嘉宾上台参与讨论,请出本环节的主持人绍鹏。

  主持人曾绍鹏:刚刚进行了第七届金牛私募奖颁奖典礼和高端论坛,现在轮到圆桌论坛的环节,先给现场的观众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上海景林的田峰总、从容投资的吕俊总、北京和聚投资的于军总、上海博道投资的陈芳菲总、南方基金的毕国栋毕总以及国信证券的梁端水梁总。

  刚刚在议题里面涉及到很多话题,比如说宏观、行业和监管的问题,讲到投资,不可不提及的就是宏观经济怎么样,它会成为你投资的背景。从3月份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对于经济的看法或多或少有一些分歧或争议,有些说L型,有些说U型,关于对经济的看法,想跟各位嘉宾做个交流。

  田峰:宏观方面,刚才几位专家讲得比较详细,从数据来看,很多数据支持短期宏观很明显的反弹,不管是从基建投资、基建订单的增长水平,包括房地产,包括水泥库存从80到40,很多数据都非常明确地支持短期经济的反弹,对于我们做投资的人来讲,我们看长期,也要看中期、短期,从操作来说,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看估值,目前从沪深300来看,目前的PE是1.5倍,PB是14倍左右,如果把金融机构剔除掉,因为大家比较担心债转股,把金融机构剔除掉,大概是17倍左右的PE估值,这个估值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包括创业板目前估值还是偏贵,算了一下,目前的PE在72倍左右,PB也非常高,5.4倍。所以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会结合估值水平,结合宏观中短期变化、长期预期做一些配置。

  吕俊:田总讲得非常好,我认同宏观经济至少现在没有继续向下的势头,以前大家的估计都非常悲观,认为还要不停地往下,还要产生什么样连锁的反应,现在看来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风险,而且从稍微长一点来看,中国经济只要降速了就是降,因为你的劳动力供给已经过了高峰期,本身就不能支持10%或者8%以上的增速了,正常只能支持5%以上的增速,现在维持在6点几其实也蛮好,也是一个常态,现在大家又不讲新常态了,我觉得新常态就是这样,也不必过于悲观。

  于军:我补充讲几点:一、在我看来,股票、债券和宏观经济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利率来传导的,所以利率只要不摆头,问题不大。二、当前宏观经济有转暖的趋势,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如果连续大跌,可能性很小,所以我觉得还是要震荡,5月份可能还是有反弹,但是不是1000点或者20%,可能还值得观察。三、在当前的经济数据里面有好的方面,也有值得深思的东西,这里面关于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又有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一个隐患,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一季度GDP6.7%不会是这一轮经济的所谓低点,应该还会再有低点。

  陈芳菲:我对经济的看法可能悲观一些,从长期来说,人口红利结束,经济下行,这个一致性预期大家都有,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现在还是在走老路,资源配置效率在下降,过去我们是靠高投资拉动,这样一个模式下,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还得加杠杆,但是现在信用风险的爆发成为加杠杆最大的障碍,所以我觉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用事件一旦蔓延开来可能会加速发展。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确实好于预期,而且社融量特别大,超预期,数据好与坏其实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当特别好的时候,发现央行变得更谨慎了,现在的货币政策变得更中性,所以我们觉得在数据特别好的时候,后面我们还要更谨慎一点。

  主持人曾绍鹏:从嘉宾的观点来看,大家对经济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如果从做投资的角度来讲,不管经济好与坏,中期、短期、长期,投资都必须要做,投资是必选项。在目前背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于大类资产的配置大家有什么建议?比如说在这个情况下,现金是不是应该多配置,或者说债券、股票,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大家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陈芳菲:说到大类资产配置,不得不提股市与债市的相关性,我觉得在资金链推导的行情中,一般它们都是同向的,比如2013年的“钱荒”是普跌,2015年的资产荒是普涨,而现在的局面其实是资金紧平衡,因为人民币汇率有压力,最大的一块容纳资金的池子是房地产,这一块的流动性非常差,在高位坚挺,剩下的流动性分到其他资产来说是偏紧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是齐跌的概率比齐涨的概率来得大。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二、股市大幅波动的跷跷板效应一般发生在基本面的传导,它是通过风险偏好的传导来展开的,现在来说,风险偏好下降的概率大于升高的概率,因为我们刚刚经历过股市大幅波动,又经历过P2P跑路,大家胆子都变小了,而且现在信用事件又爆发的这么频繁,所以从大类资产配置来说,现在债券的安全性应该是最高的,当然更安全的是现金和黄金了,从我自己来说,我更看好这一类资产。

  主持人曾绍鹏:如果大家知道陈总的背景的话,陈总是做债券出身。吕总,您以前做股票比较多,但从资产配置上来讲,好像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些?

  吕俊:其实现在市场整体资金宽松的情况还没有发生逆转,如果真的发生逆转的话,连债券都不能配,所以现在利率还是处于低位。而且你去观察央行的态度,信用市场刚刚出现一点风险,马上就大量地放水,对它放水唯一的制约就是通胀,对于通胀大家也比较担心,但是至少短期之内它有个传导过程,所以在未来的几个月,可能暂时压力会小一些,但是到年底不好说,这样一来,资产配置里面如果始终有通胀的预期的话,其实最好的资产配置应该是商品,今年商品的价格涨了很多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加上游资的冲击,据说大妈又去开户了,这个不好说,现在要把通胀压力问题解决掉,今年经济肯定是复苏,复苏不可能变成繁荣,这也是大家确定的,所以今年唯一的变量就是通胀到底发生到什么程度,温和通胀的话,各类资产都可以搞一搞,如果变成不可控的恶性通胀,来年就不好办了,但是现在商品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主持人曾绍鹏:刚刚陈总和吕总都强调现在大家对于安全的风险偏好是在下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对于现金类资产配置的需求会提升,南方基金的毕总有什么看法和观点?

  毕国栋:大家好!我是南方基金的毕国栋,今天听了几个专家、协会的领导讲,下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这几年我们做得比较艰难,但是我们是整个金融行业做销售最合规、最规范的一支队伍,所以我们卖得艰难。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从来没有讲过预期收益率和承诺收益率,这是我们公私募为什么发展没有那么快的原因,为什么最后货币基金做得比较大呢?就是货币基金有预期收益率,所以公募资产规模到现在是8.5万亿,货币类占4万多亿。所以今年来看,我觉得债券的刚性打破对所有私募基金公司来说都是利好,保底、刚兑都有风险,在证监会和协会的领导下,我们做得非常规范,原来规范承诺的收益率一定能做到,但是今年可能他首次做不到了,我们在公募基金销售这一块,因为也听了大家的很多意见,包括权益看不清楚,债券今年也出现了风险,南方基金在风控这一块算做得最早,我们光信用研究员就有14个,我们现在看中国老百姓的理财需求,实际上公募基金发展这么多年,大家想一想,07年我们的公募基金规模大概是3万亿,那时候绝大部分是股票型基金,发展到今天,公募基金的规模股票型也就是2万多亿,另8万多亿或者专户,绝大部分是固收或类固收产品。

  我们对债券看不太清楚,觉得股票的风险大一些,确实现在不好卖,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首推货币类基金,今年推一些保本或类固收产品。

  主持人曾绍鹏:不愧是术业有专攻,都从各自专业的领域探讨问题。其实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2016年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家投资的策略和对市场的看法是怎样的?

  于军:今年年初我们的策略报告题目就是《宽幅震荡 积蓄力量》,我们不能说今年有多大幅度的下跌,但是我感觉今年是特别宽幅的震荡,已经震荡过一把了,在这个位置上接着还会不会震荡?刚刚我说了,从短期来看,基本上这些大的制度方面以及宏观经济方面都趋于平静或者是趋于转暖的趋势,所以我觉得在5月份甚至到6月份可能还是一个反弹的机会。如果到下半年,刚才吕总也说了,一个是通胀,还有一个是汇率的问题,当然也有信用风险的问题,这些东西集中爆发,很有可能招致市场还有一次比较大的震荡或者是波动。

  所以我们整体的感觉是短期我们谨慎乐观地参与反弹,对于这个市场的中期,我们抱以足够的谨慎和警惕。对于长期,在这儿我要说两句,按照我刚才的想法,今天我听陈总发言时说我们赚的钱实际上是央行给的钱,不是企业成长的钱,博弈就不说了,就现在来说,央行给的钱暂时是不会收回去的,不说利率还处在下降通道,至少在低位还要待很长时间。那么企业成长的钱或者企业盈利的钱就在于经济要在未来的位置上见底,所以我自己判断今年一季度6.7%不会是经济的底,这个底在什么地方?个人感觉或者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如果经济见了底了,我们在股票市场赚企业成长的钱就有了,这样结合起来才会有一轮真正像样的牛市。

  就我自己感觉,第一、如果汇率不招致大幅波动;第二、如果通胀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而经济能够如期探底,我们就对市场抱以一定的乐观,而且可以这么说,随着经济不断地下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股票市场不是越来越悲观,而是越来越乐观。谢谢!

  主持人曾绍鹏:简单总结一下于总的观点,就是短期看多,中期谨慎,长期表示乐观。不知道从容的吕总有什么看法?

  吕俊: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好,非常契合现在的市场,现在这个市场的风险偏好确实是不太高,经历过一些风险事件之后,大家谨慎的心态溢漫在市场。虽然总体来说市场上并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大家的杠杆也不高,但是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大家的心态完全是脚底抹油。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如果你选择的品种不是真实的业绩增长,而是靠讲一堆故事的话,你会发现个股的波动非常大,但是最近我们也看到一些比较好的现象,就是那些有真实业绩成长的公司也在慢慢走出独立行情,现在总共是三千只股票,好像已经有那么五、六十只创了历史新高或者在接近历史新高的位置上,假如你配置的特别准,能够配置到这些持续成长的股票上,也能受益,或者是你再想个办法,把它的β给对冲掉,来一个Alpha收益也可以,投资方面今年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可以采取股票的市场中性,然后再加一点点商品策略,这是今年比较好的组合。因为商品今年的波动会非常剧烈,商品有一个特点,不光做多可以挣钱,将来做空也可以挣钱,只要有趋势性方向,都可以挣钱,最怕的就是两天涨两天跌,那就没办法。所以今年应该是市场中性,然后再加上商品策略,两个结合起来。

  主持人曾绍鹏:刚刚吕总点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下,它的结构分化是非常严重的,这个问题我们先留存,一会儿再讨论。

  继续刚刚讲到的投资策略问题,景林在一、二级市场都有大量布局,您怎么看2016年的投资策略?

  田峰:从全球的流动性来看,2016年还是保持继续宽松的状态,美元加息预期降低之后,对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短期来说大家可能担心会减弱,短期很多数据都支持经济反弹,从我们的预期来看,这种反弹的势头会持续,可能在六个月或六个月以上,一个中期的反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去做投资,假设分行业看,刚才我提到,估值高的,目前我们把高风险的东西剔除掉之后,比如沪深300,我们把金融股剔除之后,它的安全边际是有的。周期性行业目前看的话,往下继续杀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了,估值已经不高了。从传统的消费来看,我们还是比较看好,主要是因为过去两三年新兴市场品牌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公”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在提高,这里面有一些好的投资机会。第三个方面,比如说像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90甚至00后,一些年轻人新的消费迹象,这里面包括保健品、旅游、娱乐、电影等等我们都有比较深的研究和关注。

  从单纯投资来讲,除了看宏观因素之外,短期2016年中间会有比较好的蜜月期,中间的风险点大家肯定要看,从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来说,我觉得在这方面可能有更多的机会。目前来看可能一级市场的机会更多,因为二级市场的估值偏贵,从境内外来讲,境外的港股目前估值还是要偏低,在宏观条件不变、行业背景不变的情况下,估值便宜的东西是我们可以配置的。

  主持人曾绍鹏:刚刚吕总提到一点,现在只要出一点风险,大家就风声鹤唳,脚底抹油,最近有一个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就是债券集体违约,大家在争议持续两年多的债券股市是不是到了终结点?

  陈芳菲:从2002-2012年,基本上债券每三年一个小周期,但是从2014年开始,连续了两年的牛市,每当收益率到比较低的位置,大家就在怀疑现在估值是不是很高了,债券是不是面临拐点?我觉得不是,我们其实是在开启更长的牛市。

  这两年债券市场是怎么走过来的?2013年钱荒,债券大跌,2014年赚的是什么钱?其实2014年赚的是回补钱,收益率上去就是不下来。2015年赚的是资产荒的钱,央妈的钱,不光是债券在涨,一线房地产、股市都在涨。其实还有一块钱我们一直没有赚,那就是基本面的钱,按理说现在的经济比过去要差,中国已经从青年走向中年,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下台阶,必然收益率应该下行,而且时间会很长,应该是伴随风险偏好的下降,大家别的都不敢买了,买债券,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样很悲观的时候。从去年底,债券看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我觉得债券市场现在是最不像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也不像大家想的杠杆那么高,从微观机构投资者来说,现在公布的杠杆其实是利于历史中期水平的,银行的杠杆也没有那么高,因为银行的新增配置需求很高。而且现在很多专户的流动性不像过去的公募对流动性要求那么高,它其实期限拉长了。再补充一点,债券的杠杆和其他资产的杠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稳定的现金流,不是在赌估值的上升,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债券是比较合理、比较理性的市场,一般牛市终结在最亢奋的时候,但我觉得债券不像。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过去十几年我们什么时候买房都是对的,因为房价一年比一年高,什么时候都觉得很贵,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什么时候都觉得买债是对的,虽然一年收益率比一年收益率低。

  但是也并不是说债券市场没有风险,我觉得债券市场的机会是结构化的,从社融的结构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去年年底,债券加上非标的融资占社融的比例接近30%,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直接融资已经发展非常快了,过去几年一季度债券融资的比例占社融的比例大概7%-8%,因为一般年初都是放贷,但是今年这一数字达到15%,也就是说现在债券融资举足轻重。我说这个的意义在于一旦信用风险爆发,你会发现这一块最市场化的市场会发生逆转,从3月份以来,很多债券都取消发行,本来很多企业是要靠借新还旧来完成的,而且我们这么高的投资增速要靠加杠杆来完成,如果这个受到阻碍的话,企业就还不上钱,他的经营就会更差,更还不上钱,这个一定会加速,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但我觉得这是我们未来面临的特别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在配置上就是债券多利率债、多高等级债,非常非常谨慎投资中低信用的债券。

  主持人曾绍鹏:看得出来虽然债券有风险,但是陈总对债券整体还是持乐观的态度。我们刚刚讲到债券、股票、商品,这些都资产配置的一个方面,从当前私募整体市场的发展来看,也基本上这些占了大头,如果站在配置更加广泛的角度上来讲,未来私募能不能提供更多品种的产品创新?

  吕俊:其实现在新的类型已经很多了,对冲的发展很快,今天我也非常感谢中国证券报、国信证券给我们颁发这个奖,很遗憾的是我们对冲已经做了三年,但是对冲没有三年的奖,股票有三年的奖,我们可以把三年对冲的业绩拿出来跟三年股票的比一下,结果我们只有一年的奖,没有三年的奖,这是一个遗憾,包括泓湖投资他们。私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海外发展形势来看,对冲是很大一块,而且不光是量化对冲,国内一提到对冲就是量化对冲,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在全球的资产管理市场中,宏观对冲是非常大的类别,它的体量至少跟股票一样大,正常情况下比股票要大很多倍,但在国内做得很少,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我们在这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以往一直担心如果我们做商品会不会被商品大鳄吃掉,经过几年的搏杀发现还好,胜率还挺高,我们也做债券,也做利率,经过几年的搏杀也发现还好,胜率挺高,反而是股票方面胜率没那么高,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股票的高手非常多,当然我不是说债券的高手就少,但是股票的搏杀尤其激烈,你看于总在点头,这是赢家。还有一点,我们去做其他的资产类别时,它有机会我们就做,它没机会我们就不做,比如债券,2014年、2015年它有机会,2014年我们债券赚了很多钱,2015年也挣了不少,因为它有机会我们就去做,它没机会我们就避开,或者说它的机会相对来说不那么大的时候我就避开。商品也是一样,商品也是属于同等类型,我们并不是说我们相对那些商品大鳄有什么优势,而是说它实在是跌得太过分,过分了之后我们就进去配置一下。

  有句名言,做投资,其实很多机会是等来的,千万不要勉强,它有机会你就去搏杀,它没机会的时候只能等待,这是最好的投资方法。

  我们不是抓住市场的机会去捕捉,而是我们去等待市场的机会,等它在脚边的时候再把它捡起来。为什么我刚才说了股票、说了商品,但是没说债券呢?我觉得债券今年不属于机会站在脚边,当然我不是说债券没机会,在债券的高手里,债券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但是作为跨市场投资者来说,他觉得捕捉这个机会的难度不如等待,等待它更明显。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等待机会,哪个市场出现机会,我去把这个机会捡起来,为什么我们觉得股票今年没有商品那么顺手?确实因为商品跌得实在太便宜了,螺纹钢跌到1700元/吨,棉花跌到10000元/吨,包括石油价格曾经一度跌到20多美元/桶,这都是跟全世界的经济需求完全不相符合的位置,这个位置自然很多人都冲进去,不光是原来的存量资金冲进去,一些增量资金也冲进去,因为它确实是价值洼地。

  主持人曾绍鹏:吕总的意思是要抓大概率机会,做大概率投资,这也体现了私募 投资的灵活性,在座的几位在从事私募之前都有公募背景,如果从这个市场资产配置 的主体来讲 ,公募跟私募有没有一些合作空间?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目前 合作案例还不是非常多。

  毕国栋: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我觉得公募和私募,从名称区分就很明显,但 实际上在泛资本时代它都是一个投资机会,如果真要定义的话,我觉得可以这样定义 ,公募是一个标准化、比较透明的、门槛比较低的大众化产品,私募是投资策略比较 丰富,但是投资标的比较多样化、门槛比较高的个性化产品。最近随着私募拿公募牌 照,而且私募产品包括一对多和一对一,很多公司都已经超过了公募,所以大家很难 做到严格区分,我觉得未来的合作是什么结构呢?大家都是投资机构,不是以公募和 私募怎么合作为基准,吕总刚才讲股票是2700只,现在基金超越了股票数量,大概接 近3000只,从场内产品,比如从沪深300ETF,到分级,到LOF,到场外货币、大宗商 品,公募为私募做套利、资产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标的,熟悉南方基金的人可能知 道我们的货币基金做得很好,每个人都做中证500ETF,做套利或者做资产配置的时候 都做过,那就是我们的强项。

  公募为私募还能做些什么呢?新基金法规定要开闸LOF基金,实际上私募基金中 有很多优秀的管理人,都是非常有名的,做得也非常有特色,在公募开闸之前,实际 公募基金在专户部或者子公司,如南方资本,已经在为银行资金做FOF产品定制,在 座各位的产品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公募基金的研究,现在银行、基金公司做FOF的资金 非常多,尤其是银行,他的顾问大部分都是公募基金,优秀的私募将是他们甄选的主 要标的,这是第二块。

  第三块是销售这一块,实际上对私募基金或者证券化产品真正理解深刻的应该是 公募的销售机构,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沿着规范的路子走,走得艰难,但是坚持下来 了,未来基金公司可能有独立的基金销售公司,现在已经有很多家成立了,其实私募 机构完全可以有很多专业的机构给你销售,这是其一。其二,像我们的子公司,用高 效、专业可以为私募提供通道标准化产品。

  主持人曾绍鹏:毕总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国信的梁总一直频频点头,想必您深有体会,现在机构的专业分工确实更加明确,私募主体又增长这么多,从您的角度来看,怎样更好 地挖掘市场需求?

  梁端水:在座各位都是投资大佬,我们主要是为私募基金提供托管和外包服务的角色 ,很多私募基金都是我们的客户。券商提供托管和外包服务,几大券商前几年为有限合伙企业提供服务,2014年《基金法》修改之后,这些券商就有了托管资格。在服务体系里,一是产品创新和产品设计能力,私募基金的投资比例是不受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考虑到资产配置方面的想法和市场配置的热点,这是私募基金非常关注的一点。二是这两年私募基金创新成为潮流,比如我们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到跟踪指数,我在业绩分红的时候要跟指数挂钩,这些都是个性化要求。券商的产品设计能力、运营能力,包括我们的系统能不能支持个性化产品的运营要求,这是私募基金最看重的亮点。

  刚才讲到FOF基金,FOF基金是市场上大力推广的产品,前几天协会贾秘书长也提到 ,今年行业大力推广FOF基金,但FOF基金有很多种,我们讲的FOF基金主要是投资的, 比如一个投资者买一个私募基金要一百万,投在一个篮子里,如果是FOF基金就可以投在几个私募基金,分散投资,这也是未来非常好的市场机会。国信也在研究能不能在国信的体系内发行FOF基金来对接优秀的投顾。这是我讲的第一点,产品设计方面。

  第二方面是资本引进和资源整合这一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券商的规模越来越大,里面什么样的东西都有,需要资金的、需要提供资产的,我们可以牵线搭桥,提供相应的配置。二是券商拿自己的自有资金做种子基金的扶持,很多私募基金经过券商的扶持慢慢壮大了,现在是有这种案例的。第三个是银行的资金,以前很多银行的资金都是做固定收益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银行也在做,直接从银行体系发FOF基金来投比较好的私募基金,当然它往往是借助于通道,比如南方基金的通道,前提条件是需要券商提供实时估值、实时风控以及相关服务,这是各个券商非常大的优势。现在很多私募基金也希望券商能够提供其他服务,包括并购项目、资产重组项目、QDII额度,这些 都是券商这一两年的方向。

  还有一点是资产托管运营类服务,刚刚董主任也讲到了,将来外包服务机构要加大对监管机构的报送服务,私募管理人如果做这样的工作,成本很大,他可以把这些工作 外包给有能力的券商来做,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很多私募基金说我估值的频率能不能提高 ?能不能给我做T+0估值?能不能给我实时反馈净值走向?盘中能不能做风控?这些都要券商在服务基金时把这些点切进去,但是这一点跟基金合同又不一样,基金合同很多约定是每周核对,但是现在我们要把私募基金的估值公募化,很多人问为什么私募基金估值不能做T+0?公募基金的很多数据是从登记公司直接取来的,他有专门的席位,但是私募基金很多交易是在营业部,这就需要证券公司跟数据提供商进行合作,把这些数据取出来,做到T+0估值,这是非常高效的服务。对于协会也好,对于投资者也好,信息披露是非常到位的,前段时间协会刚刚发布了信息披露的指引,这时候很多大的券商马上对私募基金提供季报和年报披露工作,这也降低了很多私募基金的运营成本,运营 这一块也非常关键。运营这一块我们还有电子无纸化办公,现在很多私募基金采取纸质 合同的方式,其实纸质合同的回收也好、管理也好成本都很大,现在有的券商已经在开 展电子合同签署环节,这会大大提高签署效率,同时我们也把资金管起来了,让投资者 和买这个基金的人很放心。

  现在很多私募基金跟外包服务机构有数据交付,以前是采取传真、邮件、电话的方式,随着几大券商服务的私募越来越多,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这时候很多券 商都在做无缝对接服务平台,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也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满足私募 基金的个性化需求。

  主持人曾绍鹏:从主体来看,公募、私募、券商都是市场的参与主体,未来能够合作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圆桌论坛告一段落,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在刚刚的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都奉献了自己非常精彩的观点,尤其是从于军总的观点来看,非常像深圳现在的天气,我们时不时会碰到狂风暴雨,但是我们一定会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主持人王晶:我们再次对参加圆桌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关系,2016年第七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就进行到这里了,我们要感谢独家协办单位国信证券,感谢金牛奖评审团队,感谢特别支持单位南方基金。

  主持人曾绍鹏:同时也要感谢Wind资讯、东方财富网、和讯网、金融界、证券之星、路演中以及现场所有的朋友,祝愿各位投资顺利,生活幸福。再见!

  主持人王晶:谢谢大家!我们明年再见!

资产配置时代 中国私募新征程——2016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

  主题:2016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

  时间:2016年4月24日9:00-11:30

  地点:深圳朗庭酒店三楼宴会厅

  会议内容记录如下:

  主持人曾绍鹏:尊敬的各位嘉宾、投资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中证金牛分享会,我是中国证券报的曾绍鹏,欢迎大家的到来。

  今天分享会的主题是“资产配置时代,中国私募新征程”,近一年来市场的剧烈变化会让大家对于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讲困惑和疑虑是大家普遍的感受,我们今天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一些金牛私募获奖嘉宾,跟我们分享他们对于市场的理解和看法,每位嘉宾有半个小时的演讲时间,我们会根据时间安排台下投资者进行交流互动。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锋先生;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曾晓洁先生;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成栋先生;深圳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定恒;国信证券陈俊杰先生。接下来有请今天的第一位演讲嘉宾陈锋先生。

  陈锋:谢谢金牛奖的团队邀请我过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想讲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跟大家聊一聊过去十年A股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市场,因为太多人都说我们的A股市场是不好的市场,我今天想用最简单、最直接的事实和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过去十年的A股市场是一个好的不得了的市场。第二部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未来七年A股市场的前景做一个猜想,或者说做一个预测,因为这个时间非常久,我们只能说做一个猜想,猜想未来A股市场到底有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个机会到底是什么样级别的机会,这样一个级别的机会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第一部分,先跟大家讲讲过去十年A股的真实状况,存在这样一个我们几乎无法反驳的观点,即过去十年投资中国的房地产,无论你怎么投、怎么买,最后都会赚钱。但是投资A股市场,大部分人是亏钱的,这个观点你几乎无法反驳,从事证券行业的人可能也无法反驳这个观点,因为大体上它是个事实。但是由这个观点而产生的另一个结论是过去十年A股市场没有给投资者提供好的投资机会,没有给投资者创造价值,但是这个观点我觉得是与事实不符的,并且有很大的偏差。

  我简单地列举了一些图表和数据,也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我列了三个指数,一个指数是上证指数,这个指数大家每天都能看得到,第二个是中小板的综合指数,第三个是中证500指数。第一个指数A股市场80%、90%的投资者过去十年一直在看,从2005年12月30日开始,过去的十年我们看看指数是怎么样的,06、07年,一直到07年10月份,大概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一次差不多5倍多的机会,到08年是金融海啸,金融海啸时大家都很悲观、失望的时候,09年指数又出现了反弹,反弹的幅度差不多1倍,09年下半年的高点之后,一直震荡到2011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出现了震荡向下的走势,04年下半年开始迎来了一波2.5倍的上涨机会,当然这个波动是巨大的。但即便是这么大波动的情况下,在过去的时间里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趋势性机会,第一次指数差不多涨了5倍,第二次涨了2倍,第三次涨了2.5倍,最终过去十年指数大概涨了200%,即便无数人认为A股市场从2008年之后就是一个熊市,大家都觉得A股市场过去十多年没有创造什么机会,但是指数仍然是涨了200%。当然,你们可以说这个指数跟中国的房地产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全国房地产的价格涨了4-5倍,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涨了10倍,所以这样看来的确A股过去十年不怎么样。

  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这个指数并不能完全的代表过去十年A股发生的事情,我们来看看第二个指数,这是中小板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状况呢?从2005年12月30日,跟上证指数类似的是在06和07年10月份之前,指数涨了差不多5-6倍,从1200点涨到6000多点,但这个指数大家关心的比较少,因为我刚才也讲了,80%、90%都关注上证指数,忽略了深交所这么一个指数。在金融海啸中,这个指数从6000点跌到2000点的位置,然后09年一直到2011年年初,从2000点涨到8000点,涨了4倍。涨了4倍之后,从2011年4月前后一路震荡下跌,到2012年12月份指数跌了一半,从8000点跌到4000点,接着从4000点一直涨到去年6月份前,涨到18000点,6月份到现在就不再涨了。这个指数在过去的十年经历了三次大的趋势性机会,第一次涨了5倍多,接近6倍,第二次涨了4倍,第三次涨了4.5倍,尽管存在着巨大的波动,但是它最终的累计涨幅接近10倍。这么一个指数在过去十年涨了10倍,你们能说它没有给我们投资者提供巨大的投资机会吗?没有给投资者创造价值吗?这个指数我们在Wind资讯上面每天都能看得到,它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上证指数里面所有的股票都是上海的股票,中小板综合指数里面所有的股票都是深圳的股票,各有代表性。

  再看第三个指数,中证500指数,里面既包含上海的股票,也包含深圳的股票,做一个简单的推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指数的涨幅应该介于上证指数和中小板综合指数之间,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整个过程,同样在2005年12月30日到2007年10月有接近5倍的涨幅,随后是金融海啸跌了70%。金融海啸之后又涨了2.5倍,介于上证指数和中小板综合指数的涨幅之间。最高点在2010年11月,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1月5日,2012年2月份又接近过一次前期高点,最后是一路震荡下跌,到2012年12月,之后从2012年12月涨到去年6月份之前,也是涨了10倍多的样子,最终的涨幅是8倍。

  看完这三个指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整体而言整个股票市场过去十年,另外还有一个指数我没在这里说,全A指数整体上涨了6倍的样子,这个涨幅其实超过了过去十年房价的平均涨幅,最好的指数是深圳中小板综合指数,这不是个股,而是一个指数,它的涨幅跟北京、上海、深圳房价的涨幅是一样的,从这几个简单直接的走势我们就可以得出跟大家平时认知的观点截然不同的指数,那就是我们的股票市场在过去十年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创造了惊人的投资收益。

  当然,还有一些投资者普遍的观点是认为A股市场不够成熟,所以没有海外市场那么有投资机会,不能像海外市场那样创造投资价值,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我们可以看看过去十年跟海外主要市场过去十年的比较,因为过去有很多流行的段子,说A股是十年涨幅为零,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PPT演示)图中蓝线和紫线是中小板综合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红线是表现最差的指数,为什么上证指数在过去十年表现那么差,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复杂,没有那么多时间解释,即便最差的指数,也远远超越了同一时期的道琼斯指数、日经指数、德国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包括欧洲所有的指数。从数据的总结大家可以明显看到过去十年我们市场的收益情况,整体指数的表现情况。

  再看另外一些事实的数据,刚才讲的是这个市场整体的表现,我们再看看过去个股的表现,2005年12月30日,沪深两市有1520多家上市公司,现在是3000家,增加了一倍。我们在这1520家公司里面统计了一下它们过去十年的上涨情况,你们可以大致猜测一下,1520家公司里面,过去十年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到底有多少?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我们把数据全部列出来了,一共是486家,也就是说其实有超过30%以上的股票过去十年涨幅超过10倍,打个比方,假设你在十年前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就是普通的投资者,买三个股票的投资组合,会发现其中就有一只股票是涨了10倍的。这还不包括06年以后上市的股票,06年以后在深交所上市了非常多更优秀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后面十年的过程中涨幅更加惊人,随便举几个例子,如歌尔声学、金螳螂等股票,还有在2010年创业板之后上市了一批深交所的股票,都不需要十年,它们只需要五年时间就有很多股票涨了10倍,比如网宿科技。

  我们通过刚才的一组图表和数据,可以很直接、显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过去十年A股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对我们这个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也好,还是对上市公司也好,无论是给价值投资者也好,还是趋势投资者也好,抑或是现在比较多的游资、高频交易也好,都创造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也给很多人创造了巨大的投资价值,这是我对过去十年中国A股市场的理解。

  基于这么一个简单事实,为什么绝大部分投资者没有抓住机会,相反是不赚钱甚至亏钱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了,但是我想简单讲讲为什么过去出现这么大投资机会的简单逻辑。上一个股票投资周期,虽然我这里讲的是2005-2015年这十年,但是完整的投资周期是从2002-2012年,这个完整的投资周期对应的逻辑就是中国的出口做到全球第一、中国的投资做到全球第一、中国的房地产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围绕这三个基本逻辑,对应了股票市场2002-2012年这个完整的投资周期。很多人说我们的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我认为这也是不客观的,或者说不准确,实际上我们从刚才的一组事实数据来看,两者的关系还是非常对应的。

  对于过去市场进行简单的总结,这个总结也是想提供一种方式,让我们思考一下未来七年对股票市场的猜想,什么猜想呢?未来的7-10年我们还能不能拥有跟过去十多年同样的机会或者同样大的机会?我的答案是:会。这里我也对未来做了一个简单的猜想,我直接讲结论吧。

  结论是我们觉得未来七年主板还有大概3倍左右的上涨空间,创业板未来七年还会有5-10倍的空间。可能大家会问“你这个结论有什么逻辑、有什么依据、有什么数据来支持?”我也很坦率地告诉大家,我们没有一个很完整的逻辑和充分的数据来表明这个结论最终一定是正确的,去年四季度我们的宏观策略研究员做了一个40页的PPT,关于想说明这个问题的报告,但是做完之后他还是告诉我“我们也无法准确得出陈总您觉得的可能的结论”,我说你们从逻辑和数据上得不出结论,但是我比较相信这个结果。

  没有完整的逻辑和充分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我还是想从我们对现在和未来的认知和理解上跟大家分享几点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第一个理解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股票市场过去十年完整的投资周期,我们始终认为是从2002-2012年这个周期,这是第一个完整的十年周期,这个投资周期也很简单,就是围绕着出口、投资和房地产去做投资的一个投资周期。第二个十年的投资周期事实上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当然有不少投资者认为之前的牛市是从2014年开始的,但是我们认为事实上从2013年就开始了,这个十年的周期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这个周期是一个转型和创新的周期,对应着过去十年以出口、投资和房地产为投资线索的周期,进入到一个以消费、服务和高科技为投资线索的新投资周期,而这个投资周期从2013年开始,第一个阶段是在去年6月份之前结束,现在进入到休整周期,这个休整周期结束以后,后面还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这个十年的周期一旦开启,它就停不下来了。这是第一个理解。

  第二个理解就是关于消费和服务到底能不能成为未来十年在GDP中的比重从现在56%的水平不断提升到70%,能不能实现这个也是我的猜想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我的理解是觉得可以的,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同样也是在2012和2013年这个时间点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如果在以前,中国人不敢消费,也不愿意消费,尤其是60后、70后,为了买房子不敢消费,传统的消费习惯导致不愿意消费。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当然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让大家观察到这个明显的变化,但我们觉得在2012年、2013年这个时间区间上可以明显发现一些显著的变化,就是大家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家敢消费了,也愿意消费了,消费的能力和潜力也明显表现出来了,一个显著的数据可以看得到,这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占比,上一个十年周期里面,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但2012年、2013年这个时间点开始出现明显的剪刀差,也就是以服务和消费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出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当然这只是宏观数据上的表面数据,我们还可以看一些实际的体验,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差不多一万亿人民币,这也是60后、70后过去十年也是很难想象的,大家都不愿意消费,也不敢消费,但是2015年中国人在海外的消费达到一万亿人民币。去年“光棍节”上,这代表了80后、90后的消费模式,“光棍节”淘宝一天时间就有998亿的成交,从这些微观数据上都能看到我们的消费跟过去十几年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在深圳的感受就更加明显了,无论我去到罗湖还是福田、南山,都有太多人在那里吃喝玩乐。这是我的第二个理解和体会。

  我们这个猜想能够成立的第三个前提条件就是科技产业或者说新兴产业,新兴产业能够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中国的转型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新动能能不能替代旧动能,这里我不想多说了,因为我们在深圳,这个体会太明显了,深圳现在已经是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地方,我们在深圳可以看到中国在新兴产业这一块巨大的潜力。

  基于以上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对未来的猜想,这是我们研究员做的模拟,(PPT演示)这个指数不是真实的,是方向性的模拟,我觉得实现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讲完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我再总结一点,也就是标题上讲的,如果说我们的未来存在着这么巨大的一次机会,那我们现在就是要做好准备,在休整期做好准备,去迎接未来。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总的精彩演讲。陈总刚上来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紧张,陈总既不讲历史,又不讲过往,他要讲什么呢?从陈总的演讲来看,他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如果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话,也就决定了大家投资的大概率背景,再次掌声感谢陈总。

  接下来由北京源乐晟曾晓洁总发表演讲。

  曾晓洁:这两年以来,中国市场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包括利率市场、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波动都是加剧的,昨天刘煜辉讲到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就是说金融在过去几年全球央行都大量的放水,所以导致欧洲、日本,包括美国加息,本来3月份加的,现在拖到4月份,4月份可能又不加了,甚至我觉得6月份都不一定加,全球央行放水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本来应该进入实体经济的,但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因素,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导致全球实体经济没有容纳这些资金,所有资金全在金融市场做大量的套利交易,所以导致整个市场波动非常剧烈。反映到股票市场上也是如此,2013-2015年的这轮牛市堪比06、07年的牛市,只不过涨的主体不一样,06、07年的主体是因为当时宏观经济基本面非常好,所以涨的全是跟当年宏观经济相关的板块,比如说有色、钢铁、金融、地产,但这一波涨的是以创新为主的板块,如2013年开始的TMT,其实TMT贯穿了整个三年的牛市,所以也就有了刚才陈总讲的中小创的涨幅。我们发现虽然刚才陈总讲过去十年给了大家大把的机会来赚钱,但是在座的各位,包括很多我们的客户、很多朋友说“股票确实很难赚钱”,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虽然涨10倍,但是中间存在着大量的波动性,波动非常大,刚才讲到的很多个股过去十年涨了10倍甚至20倍,但是中间可能会存在30%-50%的下跌,乐观的人觉得是机会,悲观的人赚不到钱,因为他卖掉了。对我们而言,当然波动和上涨都是机会,如果波动越剧烈,对于想买的人来讲,下跌的时候更是买入机会。

  简单讲一下我们对于短期和中期的看法,这个看法不讨巧,很容易出错,但我还是尝试聊一聊这个问题,下面讲一下我们的大概看法。

  这是教科书的说法,也是所有人在做股票研究时的大概框架,股票的股价隐含两部分因素,一是企业的盈利,因为企业创造价值,过去十年为什么有些股票涨了10倍,有些股票是亏钱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创造价值。二是估值的波动,同样一个公司在去年的股票可能给10倍,但在今年给15倍,它的盈利非常大,但是股价波动非常剧烈,典型的就是2013年以来的牛市,企业每年的增长只有15%左右,但是它的估值从原来的20倍涨到50倍,这是这轮牛市的最大原因。在中国,所有人都在讲明年市场是涨还是跌,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估值的波动。

  我们这里做了A股、美国、香港、日本这四个市场的大概比较,我们发现A股市场的股价波动和估值波动是完全相符的,但是日经、恒生和标普这三个指数,下面这条线是估值的数,相对是稳定的,除了2008年是极端的市场,全球市场的估值都出现很大的坑,除此之外,这三个市场的估值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中国市场的估值上窜下跳,所以中国市场的波动,尤其是大势的波动更多是来自于估值的波动。当然,由于个股的原因,我刚才讲到了,企业是创造价值的,所以好公司在跌的时候少跌、涨的时候多涨,长期下来它能涨10倍,在牛市当中,越垃圾的公司涨得越好,但是它跌的时候也会跌得非常惨,所以长期是不创造价值的。如果在A股,你只关注盈利,不关注估值,那么你的组合净值波动就会非常剧烈。为什么A股的估值波动比其他市场大?有很多专业人士在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公司有时候开玩笑说如果有人把这个研究清楚,就可以发一篇很好的文章在《金融研究》或《经济研究》上去。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在这么大的资本市场当中,你的估值波动还这么剧烈其实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估值的波动对于投资者、对于经济都是非常不好的冲击。我们也是尝试研究它背后的原因,在我们的观念中,觉得估值的波动跟中国经济的波动以及货币体系的波动有着很大的关系,包括投资者结构,因为中国大量的投资者不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从2007年到现在规模是没有增长的,也不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但还不足以影响到整个市场,大量的投资者来自于企业和个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大户,过去两年为什么波动更加加剧?是因为这些大户和企业,实体经济不行了,他们把钱拿出来,在资本市场吹泡泡,所以估值波动更加剧烈。

  由此就导致了过去三年的牛市,这个牛市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大的原因,跟美国的QE相似,就是中国央行提供过剩流动性,央行提供过剩流动性的最大原因还是想把经济刺激起来,但是不好的结果是跟全球的资本市场一样,结果并不如愿。第二个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对于中国政府的信心。第三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过去几年创新的力度比2010年之前的刺激大得多,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成长当中,90年到2000年其实是资本时代,你要有钱去创造一个企业,造什么东西都赚钱,2000-2010年只要买房子就能赚钱,但是2010年之后这些简单的投资都不行了,因为钱越来越多,所以这些钱通过PE或直投的方式进入到一些创新的领域,所以你会发现2010年之前中国企业的增长速度是比较慢的,2010年到2015年期间,很多企业经常是三年就能上市,这是不可想象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直投金额基本上是几何式增长,由此传导到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成长虽然不能通过直接上市,因为中国有审核制,并不是说你这个企业就能在A股上市,但是它可以通过借壳、并购的方式进入到二级市场,这些创新的东西直接从一级市场反映到二级市场,导致二级市场跟创新相关的股票,在过去三年虽然这些股票很多都在讲故事,但是由于货币过剩,又讲故事,导致这些股票的股价涨了非常多。

  去年6月份之后股市巨幅震荡,经过这几轮震荡之后,大家突然意识到天上飞的猪是有风险的,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所有人都在讲“我要找风口,找天上飞的猪”,也就不到一年时间,突然发现这些猪都不靠谱,纷纷掉下来。这是过去发生巨幅波动的几个原因。

  简单讲一下我们对短期的观点,短期来讲,市场还是一个比较弱的市场,这是从指数来讲,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觉得股市巨幅波动已经结束了,因为之前是泡沫加上货币政策转向,经过一年的消化之后,由于货币转向因素已经结束了,市场从单边下跌进入到震荡的格局,当然中间可能还有一些风险的存在,包括最近的债券,其实我们觉得债券今年的投资机会肯定是比去年不如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十年期国债从2013年的4.4到去年的2.7、2.8,不可能直接从2.7、2.8干到2,再有信用债的问题,再加上今年通胀超预期,导致债券短期有些波动,现在我们也担心短期债券会不会给A股造成流动性冲击,但是由于债券的冲击导致市场从震荡变成短期的暴跌反而是一个机会。

  为什么短期市场是震荡?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利率有顶,只要利率短期市场比较紧,到一定的上限,央行就会做公开市场操作,放钱出来压利率,但总体来讲,我们觉得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了,就是说从2013-2015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从原来我们认为比较宽松的政策转向稳健,甚至在阶段性偏紧的政策,比较简单的道理,现在如果再这么松,通胀可能会不可控,央行现在是在通胀、房价和经济这三者之间做政策的平稳。第二个原因是汇率有底,央行从去年8月份开始到今年1月份做了两次汇率测试,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只要汇率做大的波动,不仅是中国市场,美国市场、全球市场跌的比中国市场更多。我们相信从春节之后到未来几个季度汇率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这个还是一个猜想,因为明年美国是选举年,中国明年也是换届,我们相信这两个大国在这一年时间里相对来讲,在政策上,尤其是跟经济相关的政策上是相对稳定的。过去半年当中经常两国领导人之间做很多电话或互访的举动,我觉得还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全球资本市场和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汇率有底是未来几个季度的大概率事情。

  短期经济的问题,中国经济从2011开始,到2015年,其实每年增速都在下降,但是我们发现3月份开始,其实2月份还不明显,3月份开始整个经济,包括PMI、用电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反弹。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讲,大家可以发现去年开始中国政府投放了很多项目,1月份开始到3月份,银行投了很多信贷出来,所以我觉得在项目跟钱共同的刺激下,经济短期企稳是可持续的,而且是可以信赖的结果,这是其一。

  其二,期货最近非常火爆,很多人说期货的火爆仅仅是由于资金的瞎折腾,但是大家想一想,过去几年下来,中国所有的周期品行业全部在去库存,所有行业全部都不赚钱,到了这个阶段,一旦需求开始扰动的时候,所有行业全部在补库存,这个行业里各个经销商也好、用户也好、厂商也好,都在补库存,同时大家发现虽然价格涨了很多,这些企业的产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突然开工了,所以大家发现短期商品价格涨了很多,其实背后隐含的因素还是在于整个经济实际上是企稳并且向好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觉得资本市场也不太可能再出现单边暴跌,尤其是这些相关的股票在过去几年已经跌了好几年,我们觉得和经济相关的股票,相对来讲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其三是估值水平,估值水平是最难判断的问题,因为10倍和15倍,你说哪个股票会涨,哪个股票会跌?谁也不知道,在中国资本市场当中,10倍的股票有可能会跌20%,15倍的股票有可能涨50%,对于整个市场来讲,我们觉得对于估值水平的判断相对来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这里做了几个典型的行业和板块估值,我们把A股分成四大类股票,第一类是非常传统的股票,金融、地产、家电、汽车,第二类是过去十年的成长股,但是这一两年变成传统行业了,就是食品饮料、消费和生物医药,其实这些行业在05年到2012年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从2013年开始这些行业都表现得不行,最大的原因是这些行业的行业周期下来了。第三类股票是过去两三年非常火的TMT,但是我们为了简单地去衡量,我们把创业板做了一个估值。第四类股票是所谓A股的垃圾股,就是ST、壳资源的。我们把这四类股票做了PTF PE的测算,第一类股票和第二类股票,现在估值是处于中国过去二十年估值最低的水平,当然这些股票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才导致估值比较低,我只是讲这样一个现象,这些股票处于中国过去二十年当中估值最低的水平,甚至比2008年更低。第三类板块是创业板,创业板指数从2011年的800点涨到最高4000点,涨了5倍,现在虽然从4000点跌到2200点,但是创业板的估值比2011年高了很多,我讲的是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可能更贵,我只是说从短期估值来看,这些股票比历史估值要高很多,虽然已经经历过这么大的调整。第四类是壳资源,就是垃圾股,壳资源的价格比过去的历史均值高了很多,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大量的中概股,大量香港的上市公司由于估值偏低都想回来,到现在为止,投行也好,私募也好,外资机构也好,都在做中概股回归的事情,这些中概股本来是想上战略新兴板的。从整个估值层面来讲,我们发现第一、第二类占整个A股市场市值的大部分,这些股票的市值偏低,当然创业板的估值比历史平均水平要高,虽然部分板块的估值相对比较高,但是由于前面两大板块的估值相对是底部,我们觉得除非中国经济按照危机的方式去判断,这些股票下跌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从这个逻辑来讲,市场出现震荡的走势也情有可原,因为这些股票跌不动。这是我们为什么觉得是震荡的走势,当然中间可能由于债券的原因导致短期从震荡变成快速下跌。

  中期就更难判断了,因为有很大的变数,包括6月份美国是否加息,包括下半年通胀会不会超预期,昨天刘煜辉教授也讲了他的担心,他觉得中国现在经济稍有点动静就通胀起来非常快,所以下半年的通胀、美国加息,包括我刚才讲到的汇率和汇率,我们的判断是利率有顶、汇率有底,如果出现通胀超预期,或者是出现经济其他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利率和汇率的问题出现失误,那么可能会出现大波动,所以我觉得中期的看法不确定性比短期要大一些,但是由于整个市场下跌一年时间,很多股票泡沫也去了很多,我们相信从中期来讲,通过Alpha的选股还是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大家想一下,就股票本身来讲,像美国、日本,股票上涨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企业创造的盈利,在中国现在GDP只有6.5-7%,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剔除银行之外大概也就是5%,股价的增长不应该有非常大的下降波动,但是中间不乏有很多企业的盈利增长超过整个行业的数据或者是超过整个经济的数据,所以我们觉得通过Alpha选股,这也是专业机构投资者需要做到的事情,在牛市当中,所有卖菜的老太太赚的钱比我们还要多,她觉得我一年赚200,你一年才赚50,太低了,但是我觉得从今年开始,有可能未来一两年都需要通过选股、通过专业研究才能赚钱,中期投资股票的本质是重回Alpha,研究个股,寻找机会。我们觉得整个市场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估值还是能够找出一些相对合理的板块,这是我们对中期大概的看法。

  长期逻辑,刚才陈总讲得非常乐观,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的想象力,但是长期其实更难判断,我这里做了几个图,第一个是日本,第二个是美国,在过去五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发现美国和日本当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它的市场表现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所有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和美国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它的经济推动力还是三驾马车,比如房地产、基建这些传统行业,这些行业一个典型的特点是跟货币相关,所以当经济增长迅速的时候,这些行业都非常好,但是整个市场的股价表现都不是非常好。从右图可以看到,红线左边的图是经济快速阶段的图,左边是GDP的增长,右边是股票市场的表现。反而经济下一个台阶的时候,股票出现爆发式上涨,美国也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八几年以及日本的1966年,跟中国现在一样经济转型,转型阶段,由于传统行业受抑制,货币出来投向很多新兴的转型行业,美国是最好的,80年开始,从原来传统的依赖于汽车、石油为主的经济体转向电子、医疗,现在美国的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都是全球最好的,包括航空等等,从八几年开始,到2001年,美国纳斯达克涨了很多倍,道琼斯也是,它的涨幅远远超过经济上涨。但日本的转型比美国更早,因为日本战后进行重建,所以GDP增长非常快,从45年日本蹦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60年之后日本搞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刺激转型,所以日本的股票从60年代末迅速上涨,一直涨到89年,这中间有很多的货币因素,89年由于房地产泡沫和货币等原因,但是89年之后日本就“消失了二十年”,而美国从八几年开始一直到2001年,持续了二十年的牛市。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迅速增长,这个迅速增长是由于人口红利的原因导致需求暴增,由于货币的大量防水导致经济非常迅速,但2010年之后,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有一个经济学家认为按照中国今年的货币投放速度,三年之后就能把全球的资本市场买下来。中国07年开始就喊转型了,08年因为金融危机停滞了,从07年开始到现在的转型,跟美国在80年代之前是非常像的阶段,所以2013到2015年的牛市就跟美国、日本那个时候很像,钱从实体经济出来,又加上转型的预期,开始上涨。现在又有很大的下跌,现在下跌之后,对长期怎么看?我们觉得有几个因素具备了长期牛市的基础,一是钱很多,二是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所谓的转型、经济发展结构等等,能不能朝着大家想象的美好的愿望前进?这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为什么我说对于长期还是需要跟踪的?因为所有东西,悲观人看起来非常悲观,乐观的人看起来也非常乐观,悲观的人都觉得中国崩溃,乐观的人都觉得中国那么大的人口基数,那么多货币,总体还是涨上去的,我觉得一切的一切都要跟踪,中国的转型如果成功,很多行业可能朝着技术进步,朝着美国的方式前进,有可能中国经过这一波的调整之后进入到长期牛市,持续时间很长的牛市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国企改革也好、创新也好,包括其他一些问题也好,导致转型不成功,如果成功了就是美国,如果不成功就是日本,这是需要大家跟踪的事情。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曾总的演讲,曾总从流动性、汇率和宏观经济的角度展望未来的市场,总体来讲对未来的市场不悲观,但是由于目前估值高企,所以未来的分化会非常严重,这一点也非常考验各家私募机构的选股能力,曾总和陈总都是主动管理的高手,接下来我们将要请出量化领域的投资高手,有请来自于上海富善投资的林成栋总带来他们的演讲。

  林成栋:今天这个题目《科技春风下的嫩芽新生—量化投资在资管行业悄然崛起》也是我最近的思考,这半年有些政策,我们也在想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经过半年的思考,我没有对行业失去信心,反而越来越有一种感觉,我们这种方法可能在中国的资管行业才刚刚开始。

  最近大家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就是关于AlphaGo打败李世石,这个事情出来的时候我们内部也讨论过,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实际在本质上AlphaGo战胜李世石是人工智能算法的胜利,通过不断地让机器通过人工智能,通过生物学的方式进行研究,这种算法现在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包括投资领域,运用这种算法预测股票,预测期货的价格,这样的算法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在应用,所以我们觉得如果做一个类别,把这种量化投资方法看成是AlphaGo的话,李世石就可以看成是主观投资,我们觉得未来类似AlphaGo这样的算法,在A股,包括在海外已经是非常主流的方法,海外的投资方法里面,不管是基本面还是主观投资,都或多或少运用了量化,我相信在A股会运用越来越多,这是算法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现。我们也简单做了一个类别,我们会做数据清洗,做模型,做风控,做执行。

  我觉得一定要思考的方向在于量化投资提升投资科学性和研究效率,经过三年的实践运行,我们在量化领域不断地做一些探讨和研究,应该说成果还是不错的,我们三年拿了两届金牛,从期货到股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种方法提升的科学性,今年4月份高盛的创新研讨会上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量化和大数据在投资中已然崛起”,它背后的逻辑就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爆炸和计算效率的提高导致成本的下降,从而支撑起大量创新的投资方法。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同学,他的公司已经拿到投资了,他的公司有全中国2万多个手机的各种移动信息和使用信息,我跟他探讨怎么结合,因为我很关注数据源的来源,他的数据源目前的用户70%收入来源来自于海外对冲基金,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某一家国内的上市公司要推一个新产品,推一个移动应用,他说他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未来的增速,但是通过他们的数据跟踪,他们的数据会发现他到底有没有增长,这比研究员去调研前沿非常多,这就是属于利用网络数据替代性数据,第三方网站和移动APP公司的数据可以帮助投资公司更高效和精准的从短期和长期等角度来判断目标公司的趋势,这是科学的进步,投资更科学化。

  另外一个就是量化投资最大的好处可以提升投资效率,以前我做研究员的时候,能看十到二十家公司,非常深入的了解他,实际上能覆盖二十家公司已经非常优秀了,当然做趋势投资,刚刚有同行也提到了,过去几年股票的涨幅往往是估值的变化,估值可以从15倍,2011年的中小创,到后来的70、80倍,这背后是什么逻辑我也不知道,大家讲了很多逻辑,听下来就是钱多、预期改变。如果做深入个股研究的话,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二十家公司就到头了,但是如果你用机器,可以研究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但是它的精度可能不像个人深入研究那么深入,但它的好处是广度都广、速度够快,通过这样的方法,它的效率是大大提升了。比如说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一两个人交流很方便,但是几百人同时交流,如果没有技术的手段就达不到。和只针对单一市场或几个市场的深度挖掘行业信息的分析员来比较,量化投资单个信息的准确度不如这些资深研究员,比如资深研究员是90%的准确率,可能量化投资就是60%-70%的准确率。随着单个机会可能不够准确,但是优势是同时看几千个机会,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概率准确率,加在一起的效果是非常强大的。我这里简单的举一些例子,比如不同资产价格波动相互影响,以前我们谈股票策略的时候很少谈汇率,现在大家都会谈汇率,对于微观角度的例子,从风险模型风险因子的角度,影响股市风险的因素逐渐加入了汇率,商品等因素,单一领域的研究和交易逐渐不能独善其身,需要扩展领域,积极拥抱变化,而这背后量化投资方法可以提供支持。还有就是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完备使得更加完整描述市场成为可能,电子媒体使得众多市场参与者的情绪能被直接书记化,得益于他们与媒体的互动。

  信息爆炸,我感觉现在市场的变化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一方面绝对投资者数量增加,以前像我们这样的私募力量没那么强大,而且多数都有绝对回报,一旦净值稍微下跌,马上就卖出,表面上感觉趋势性很强,其实我觉得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从2012年到现在,微信以及互联网的运用,使得资本市场信息的来源每天铺天盖地,每个投资人手机里至少有上百个微信圈,各种信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传遍市场,以前的方式就面临挑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博弈成分增加,这一点不多谈,刚才同行已经说过了,在博弈过程中,一些人的缺点会被市场放大。

  这是一些关键词,包括大数据的运用,我举了例子,这让我挺震撼的,他们的估值已经到10亿美金了。他们现在在收非常多的数据库,其中他们收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库叫数库,我们的研究员刚好跟他们进行了接触,这个数据库是非常好的数据库来源,现在大家都在进行各种大数据的收集,到底怎么用、怎么变现?其实很多人都没想过,我们也在思考,这些数据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在投资中运用?这是接下来的一个方向。

  我们投入了很多资金,包括做数据库方面的研究,我们原来的投资方法是1.0版本量化投资,我现在进入了2.0版本,我觉得我应该比同行思考得更远,还要考虑不一样的数据库和数据来源,我们未来三年要在这方面独树一帜,有更多的投资方向,不仅仅是量化、对冲,我现在不太谈对冲的概念,不是因为股指期货被限制,未来大家会看到我们有更多的产品推出来。刚才我谈到非结构性数据,微信、微博挖掘,当然还有一些更好的方法,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一步,包括人工智能里面的一些算法,包括最近很流行的机器人投顾,这些都对我们行业有冲击,我认识有海外回来做量化的,现在都回来创业做投顾了,其实这背后都体现了投资的科学性和效率性,以前炒股票的投资方法也很不错,但是现在有更好的方法,这背后是因为有更好的数据源、更好的数据库、更好的计算能力、更好的算法,对此我们要引起重视。

  第三个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这个时点有这个事情发生?我认为这是科技春风带来嫩芽新生,在未来中国的市场发展中,量化投资会是很重要的角色,它会像一个高目筛,筛选中国二级市场的参与者,降低中国市场的散户力量,提升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平衡机构和散户的比例,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虽然目前量化投资还仅仅是嫩芽新生,但是我坚信未来必然有能力成长为参天大树,而这背后靠的必定是科技的新风。中国有能力、有水平、有抱负的科研工作中正在迅速成长,这些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起来的新生代,他们实际上与前辈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学习效率非常高,有非常好的工具,他们的教育水平、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较老一代前辈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这批生力军从学校涌入社会,对社会各个行业都有冲击,尤其是金融行业,而对金融行业最直接的冲击,可能就是量化投资了,因为这是个讲究科学和技术的游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可以使得一个聪明人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获得以往前辈们在几年时间获得的知识,简单快速有效,他们更会获取知识,更明确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合理的学习并快速应用,学以致用。用马克思的理论,这是生产力的提升,对量化投资领域而言,生产力提升的效果更直接,聪明人在竞争,结果就是行业的高速发展,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我看了看我们跟海外投资者的交流,美国那些好的量化基金用的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中国的高材生,我的团队里也有,我们也有很多从海外回来的,也有本土的,所以并不是说我们不行,只是我们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这个勇气去尝试,现在到了可以尝试的时候。

  个人觉得量化投资在中国资管行业处在最好的时代,一方面财富的大量积累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和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技的发展,量化投资在资管行业大有可为。

  未来量化投资的发展更多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自主研发的能力,我认为主要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与大数据,都说互联网改变世界,互联网一样会改变二级市场,我们预计中国的二级市场的演变会更多的受互联网的影响。二是各种新型算法,包括我刚刚提到的机器人投顾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三是运用量化的手段解决已有的二级市场投资问题,大家都参与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有很多破发的,这里面有一些因子的挖掘,我们马上就做这个事情,根本不需要做太多调研,有很多公司的好坏其实在它的公告信息、方案里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你只要有这个能力和方法去挖掘,再去做历史检验,就会发现相当有效,如果你想做得更好,就可以一个股票、一个股票去做深度交流。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为什么我觉得量化投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现在的市场波动率太高,机构需要绝对收益,包括我们管这些钱,私募很大一个卖点就是回撤小,绝对回报,坦率说在去年6月份股市巨幅震荡面前我们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好的绝对回报的概念,这是由于A股的特别决定的,有很多黑天鹅事件,所以风控是很重要的,传统风控定了很多制度,我们原来是1.0版本的风控,定一些指标,做一些程序性风控,我觉得未来2.0版本风控会把各种投资头寸分析通过一套体系全市场监控起来,提前防范于未然,风控对于做绝对收益的人来说会提供非常好的帮助,这也是筛选管理人的,现在咱们不是比谁快,而是比谁长。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互联网时代需要拓宽数据维度,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量化投资领域的主流之一,各种数据爆发,数据是很多,但是到底这些数据怎么用?怎么能够提炼出来,区分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形成模型策略去获利?这也是我目前比较困惑的地方,我接触了很多数据库,发现怎么用它是一个难题,但我感觉这肯定有机会,或许是我们的水平还没到那个程度,我们的处理能力还没到,但是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数据很多,怎么挖掘更有效的信息。

  量化方法将从主动管理渗透到被动管理,也就是所谓的Smart beta,Smart beta我们已经在做了,目前看来还是有效的,至少1月份和7、8月份的两次股市巨幅震荡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信号,我也在不断验证,对于A股我一直有个观点,如果做好了择时你就成功了一大半,目前从胜率50%多到60%多,我们在不断提升。包括被动管理FOF层面,运用这种方法去筛选,我们认为围绕着量化方法开发新的投资产品或投资标的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发展,这些方面都会带来很重要的改变。

  最后再分享一下我们的实践,包括我们对未来的想法,我们三年耕耘,拿了两次金牛,至少用这个业绩证明了这种方法在A股市场是可行的。

  团队情况我就不多介绍了,我们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怎么做这个方向?这是对机构提出的更大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也是更大的挑战,首先是人才建设,这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在这三年里我们也在不断充实产品、充实投研。

  总的来说,我自己觉得国内的量化投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好的正循环,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投资交易,产生回报后有收入可以继续支持研究,已经进入正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这股力量正在积蓄,所以我的标题叫“嫩芽”,我想假以时日,这种投资方法应该会慢慢起来,其实我选这个主题就是想跟大家分享,这种科学投资方法在A股未来应该会成为一股力量,我希望这种方向会越来越多的被客户和同行关注,我们一起来促进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曾绍鹏:谢谢林总的演讲。诚如林总所说,由于交易品种的增加和信息量的不断增长,量化投资可以提升覆盖的广度,提高投资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式,量化投资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演讲的嘉宾是来自翼虎投资的余定恒先生,有请余总。

  余定恒:刚才前面几位同仁讲了市场、宏观和投资方法,我想把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放在对私募基金行业的认识和投资本身的认识上。不管是量化投资还是主动投资,不管是宏观对冲还是主动管理,抑或是各种流派,最核心的就是你不能偏离投资这个东西的本源,我们要在这个行业有一些行业规律,我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

  阳光私募基金是追求绝对收益,追求长期回报,这个诉求跟公募基金、跟其他投资同行是有差异的,因为今天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我就不按PPT顺序来讲,我重点讲私募基金行业的认知。阳光私募追求绝对回报,绝对回报是个什么东西呢?我觉得更像是老虎追我们,我们要跑赢老虎还是要跑赢你,这两种不同的投资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投资回报,跑赢老虎是绝对回报,在我们的血液当中,融入的是跑赢老虎的基因和血液,因为对我们来讲,不为客户赚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客户为什么把钱给我们?是因为我们能给他们创造价值,这是我对绝对回报的理解。

  大资管行业有三个悖论,往往疯抢的产品是亏钱最多的产品,往往亏钱最多的产品是这个公司赚钱最多的产品,我还听说有节操的公司往往长不大或者发展比较慢,这是大资管行业三个悖论。围绕这三个悖论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或者说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设计是根据人性弱点来设计的,经典的人性游戏规则反映在交易层面,它的建仓过程是倒金字塔模型,往往市场越涨的时候你仓位越重,往往市场越跌的时候你仓位越低,这是符合人性的,但是人性的倒金字塔结构一定赚不到钱,所以你要反人性操作,把你的持仓结构做成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越跌或者在相对低位的时候你的仓位加重,在涨的时候把仓位降下来。

  你要长期持续的把市场的波动熨平,变成一个收益率曲线比较均衡的45度角上涨过程,大资管行业一定是痛苦换金钱的过程,为什么基金行业好像赚钱还可以?主要是我们承担的痛苦比别人多一点,因为你要用你的痛苦化解整个市场的波动,把符合人性的倒金字塔做成反人性的正金字塔,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你想把这个行业做好,承担的痛苦就要比别人多。这是我对这个行业的三点认识:一是你要跑赢老虎;二是你想做一个有节操的公司,付出的代价就是公司的成长不能太快,要慢慢地成长;三是你想为客户赚钱,做成真正的绝对回报和长期稳健的收益,那么你一定要承担比别人更多的痛苦。

  对于私募公司及个人投资的认识,主要有五方面:

  首先,为投资人管钱,就像夫妻关系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是相互妥协、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过程,你是管自己的钱还是管别人的钱?也就是钱的性质,一是你的钱还是我的钱?二是长钱还是短钱?你给我的钱到底是以年为计的,还是以月为计的?如果你给我的钱是中长期的钱,三年、五年,那我就可以投得很战略、投得很长期,根本不用每天纠结于排名,纠结于短期赚多少钱,我要做的是抓住投资的本质,在中长期赚钱,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而且长钱一定要看得远,短钱一定要来得猛、来得急,玩法不一样。三是大钱和小钱。因为一般来讲资金的规模长大以后,它的收益率一定会呈现负相关,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天花板,不同的选手体现出天花板高低不一样,昨天刘煜辉教授讲市场在区间做箱体震荡,做俯卧撑,趋势性选手就无所作为,我很同意这一点,如果在未来大家选投顾,选投资人,一定要选选股能力比较强的,过去几年之所以我们有些同行表现得不错,可能在趋势中的把控做到了极致,但是现在的市场是上下两难、上下震荡,这种行情没有趋势,所以选股型选手的天花板一定要高。这是第一个,资金性质。

  第二个讲心性,天赋很重要,但天赋很多,哪些东西是投资最需要的?我感觉投资有四个过程,看得准、买得进、拿得住、卖得出,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不同的心性要求,看得准就是你的判断力,没有判断力的投顾基本上你就不用干这一行了,因为很快你就会发现市场你看不清楚,没有准确判断,我觉得最需要的是精准判断。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看得很准,但是没有抓住机会,我觉得就是赌性不够,你的担当不够,在有判断前提下担当,即便现在有一点基础的判断,好的感觉,你也不敢相信自己,所以保持担当,敢于买入和持有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我们的担当就像心性当中地藏菩萨的愿力一定要强,你一定要相信买入就能赚钱。拿得住,很多人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准了,也买了,但是拿不住,这是你的定力不够,你老想着亏钱,老担心亏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虽然你也判断了、也买了、也拿了,最后坐“过山车”了,这就是你的心态不够,不能知足长乐,不能及时收手。所以心性当中,这四个层次要形成很好的匹配,不是说你四个环节都很强,而是你四个环节都要均衡,如果你判断力弱一点,但是心态好也可以,有的朋友对市场没有很精准的判断,但是他在大牛中赚了钱,他的心态好就能赚钱,也有人判断力一般,但是敢买敢杀,也赚了钱,但是这种人想赚长钱比较难,因为他有可能出现回撤。不管怎么说,心性的四个层面一定要很匹配,很协调,因为你的能力不是由你的长板决定的,是由你的短板决定的。

  第三个就是投资性格。资金性质是你的背景,性格是外化的,就是你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很多人理解性格就是乐观、悲观、谨慎、稳健,多头对趋势很敏感,对机会很敏感,对中短线敏感,对价格敏感,对现象敏感,对别人敏感,空头对拐点敏感,对价值敏感,对中长线敏感,对风险敏感,对事物的道理敏感。多头的交易手法一般是做右侧,空头的手法一般是做左侧,多头一般是趋势确立再杀进去,空头一般是看到低成本、价格远远偏离价值,成本很低了,他就进去,由于性格不一样,交易手法也不一样,在一买一卖之间所有东西都体现出来了,这是我们对心性和性格的理解。

  第四个是对交易标的的理解。这一波商品期货我们都知道火爆,但是在这一轮商品期货火爆的背后有一些大佬亏了大钱。投资的流派太多了,投资的标的也很多,有基金,有股票,有期货,有期权,策略的不一样,标的的不一样,你的理念和手法不一样,如果说股票是盗梦空间第一层,那么期货是盗梦空间的第二层,期权是盗梦空间的第三层,你一定要问自己在玩什么,看过《盗梦空间》就知道,你在现实中是一天,可能到盗梦空间就是一小时,再往上走,一个小时可能就变成了一分钟,游戏规则不一样。股票你买错了,长持还有价值,期货你打爆仓了就血本无归。

  这里讲讲我们对市场的分析,我们现在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赚三种不同的钱,赚公司成长的钱、赚估值提升的钱、赚别人的钱,分别有三个大师来对应,它来源于我们对沪深300指数的认知,如果把沪深300指数看成300个团队、300个业务的话,它就是公司,不是指数,巴菲特是这种人,如果只是研究沪深300指数本身的供求关系和估值水平的话,那么它就是索罗斯,如果我不考虑估值和公司价值,只考虑波动规律,那就是西蒙斯。由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决定了你赚不同人的钱,也决定了你不同的风格,我们的风格就是以选股为主,兼顾交易和配置的逆向投资风格,我们是顺周期选股,逆周期交易,利用市场的波动在比较低迷的时候去买好公司,在比较高涨的时候卖出。我们的策略制定能力、标的配置能力、三因子选股法,也是好行业、好公司、好股票的三好原则。

  接下来讲讲我们对今年的看法和投资方向。到今天,供给侧改革确确实实对整个市场,对今年行情有相当的影响,如果在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呈现继续发酵的状态,我们在供给侧改革相关品种上还要做布局,如果说这个改革告一段落的话,我们还会重新回归到超跌成长股,这是我们今年大的思路。

  要知道传统周期型行业,有的跌了三年,有的跌了五年,已经在深度去库存和去产能的过程当中,为什么这一波商品这么火爆?我觉得分几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政策和流动性出现拐点以后,把市场的悲观预期修复,这是第一波,上周开始的是第二波,大家突然发现价格起来以后,实体的库存太多了,而且期货价格高过现货以后,现货商被期货价引导,这个情况就到了第二个阶段,由于期货价格走在前面,现货商被动补库存,这是我们现在在走的阶段。会不会有第三个阶段?如果有第三个阶段,商品期货会出现大牛市,股票也会出现大牛市,一旦补完库存以后发现需求没跟上,我就要继续补库存,不仅要补库存,我还要囤货,这个时候产能会开得很足,经销商、渠道也会拿货,需求很旺盛,是供需两旺的格局。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目前正在商品期货如火如荼进行的第二个阶段要持续多长时间,到底会不会往第三个阶段走?如果有第三个阶段,我们在周期股的配置力度还会加码。昨天我跟金牛奖另外一个同行一起交流,他比较乐观,我觉得能不能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在9、10月份的旺季当中,把需求端拉起来,我会去观察,走一步看一步。

  阶段性投资机会方面,最厉害的是黑金,一百多项基建,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复苏,首先拉动的就是钢材、水泥,供给侧改革另外一个主线是煤炭行业,山西这次的去库存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政府希望在去库存当中,让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让剩下的企业获得比较好的生存状态,我想这样的目的看起来会达到,或者说已经达到了,因为你看焦煤和焦炭的价格。包括最近在涨的棉花和电解铝都有这种特点,棉花的上游服装行业去了五年库存,现在从棉花到布、到服装的库存都很低,它也有补库存的过程,电解铝也是这样。所以供给侧改革给我们在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以及跟大宗商品、农产品有关的公司和标的上创造投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里面找需求相对最好、供给侧改革最清晰的品种。

  另外,超跌成长,2月份我们观察到每一轮股市涨的过程基本上呈现这样一个周期,最先是政策预期改善,然后流动性改善,反映在资本市场当中就是商品期货先改善,因为商品期货是有价格的,可供投机的,它对流动性最敏感。第二步是跟商品期货相关的股票周期性行业改善,周期性股票改善以后,上证50或者是港股H股上涨,最后才到中小创代表的成长股上涨,这一轮呈现出很清晰的这样一个板块轮动脉络,虽然时间是短短的2月、3月、4月,空间只有小小的400点,但是股票的任何一次波动,不管它空间多大、时间多长,都会有内在的逻辑,我刚才描述的就是它的内在逻辑。现在的这一轮调整我,觉得将会是今年投资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上周三的大阴线基本上把过去两个月的收益吃光了,你能不能赚钱不取决于过去,而是取决于你现在对市场的看法,现在对市场的看法我们这里有一个框架,这是我们看好的超跌成长股,战略新兴行业,今天我不展开说,这是我们认为剩下来还有挖掘空间的子行业。

  这是我的投资分析框架,短期我们看博弈,中期看流动性,长期看基本面。倒过来讲,长期中国股市的底到没到?中国经济的底到没到?我觉得肯定是没到,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的利率、汇率、税率、土地、租金、人工,所有的成本全部没有到底,甚至有的还没开始调整,利率已经调了一下,从2013年“钱荒”,风险收益率接近8%,调到现在已经下来很多了,我们的汇率也调了一下,从最多的6%调整到现在6.5%左右,我们的税率也调了一两周,但是整个调整刚开始,根本没有看到见底的迹象,我们的房地产价格还在历史高位,我们没有看到大面积的失业,人工成本也没有调下来,如果从要素成本的角度解释中国经济,我觉得没有看到见底的迹象,所以中国股市这个位置肯定不会见到中长期的大底,中长期大底我是以年为单位的,比如今年、明年、后年。

  中期我是以季度来看,我们做投资,刚刚讲长钱、短钱,阳光私募的钱我理解为是中期的钱,基本上是以一个季度、两个季度、三个季度、四个季度还是五个季度,以季度为单位的钱,如果两个季度不赚钱你就要着急了,所以我选股票的时候,基本上在未来3-6个月当中一定要有很好的预期,刚才没有讲我们的三因子选股法,你一定要有这个预期,确保这种革命性的变量能够把公司的价值反映出来,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总之,中期我们会看流动性,以季度为单位,现在我们的特点是什么呢?由于美国迫于政治和经济的压力,加息周期往后延了。如果美国人加息在11、12月的话,那么我们资本市场外部的环境得到了缓解,为我们中期策略和配置提供了一个战略的时间窗口。

  回到内部,通胀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通胀如果起来了,股票肯定是跌的,但是从表外数据看,2月、3月2.3%,还没有完全起来,虽然现在商品期货价格开始走强,有点抬头的迹象,但是我觉得还在良性和可控范围内,螺纹钢从五千多跌到一千多,现在反弹到两千多也很正常,铁矿石从接近一千跌到两百多,现在到四百多,也是比较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实体还没有完全展开补库存的过程,如果实体库存补完了,需求上来了,继续再涨,那就有可能产生通胀预期,拿我刚刚讲的三个阶段论来说,它还是在第二个阶段刚开始的过程,今年补库存可能有两个机会,一是上半年的3、4、5月,还有一个是下半年的9、10月份黄金消费期,所以补库存刚开始,它传导到下游的过程还没开始,通胀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上周期交所出手,让焦炭、焦煤和棉花等几个品种的保证金比例提高,当然它改变不了方向,但是它会起到抑制作用,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管理层很警觉,因为一旦通胀起来,它影响不只是A股,而是影响到大宏观的格局。

  综合来讲,外部的美元加息预期延迟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就会比较稳定,所以不用担心外部变量对我们的冲击,如果内部通胀预期可控的话,你也不用担心货币政策会重新收紧,这样它就会保持目前这种稳定的状态,资本市场就不会有单边下行的压力,所以我把这样一个判断作为我们对中期流动性的判断,货币政策流动性的判断基本上决定了市场中期的走势,如果人民币不贬值,通胀不起来,货币政策还有宽松的阶段,虽然已经过了第一阶段,从悲观到中性的修复,市场边际的力量在缩小,这一次的调整是今年全年盈利的分水岭,只要能把握今年这种调整过程中买入的机会,才有可能全年赚大钱。

  短期我们看交易,在箱体震荡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建议,你一定要逆向投资,一定要在跌的时候敢买,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因为箱体震荡,趋势出来就结束了,为什么我讲趋势性选手未来赚不到钱?因为当他看到趋势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因为存量博弈,只有存量没有增量,所以一定要左侧交易,逆向投资,用反转策略,在交易过程中才能赚到钱。

  为什么又是箱体往上有空间?除了流动性、宽松度不够和基本面往下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熔断令众多机构高位仓位套牢。如果空间不高,就会折腾很高时间,所以大家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担心又有一轮新的杀跌、新的趋势,不会有了,涨得多跌得多、涨得快跌得快,这一轮涨得又慢又少,当然跌的时候也就又少又慢。时空的转换,这样的游戏规则和理论告诉我们,这一轮调整的空间十分有限,反正我内心是不担心的,从上周开始的调整是我们全年为投资人赚钱的绝佳的窗口期,这就是我们对今年市场的基本看法。

  我就说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曾绍鹏:谢谢余总,余总的演讲干货很多,还把投资上升到哲学和心性的层面,对于具体投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余总刚刚在演讲中也提到了主动管理和量化投资的意图,从市场上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来说,Alpha策略和Beta策略一直都是市场上重要的投资流派,接下来有请国信证券的陈俊杰给我们带来新形势下Alpha+的投资策略。

  

  陈俊杰:大家好!我是国信证券证券的陈俊杰,非常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刚刚几位大佬都讲了非常多的投资想法和策略,我作为一个行业的新兵,在这里也是受益匪浅。

  今天我主要是想讲一讲Alpha+策略,什么是Alpha+策略?首先我们来看一看Alpha策略,之前这么多大佬都已经提过,Alpha策略是目前私募管理中非常主流的策略,它也被称为市场中性策略。其实在操作上,管理人主要都是利用选股、择时上的优势,一方面做多股票组合,另一方面做空股指期货,形成一个对冲的效果,不管是在牛市行情下,还是在熊市行情下,都能赚取绝对收益,刚刚余总也提到了,这其实属于盗梦空间的1.5层,既用了股票,又用了期货。Alpha策略近年来受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它不受或比较少受整体市场波动的影响,具有风险较低、投资回报相对稳健的特点,其实这个策略在国内也是属于刚刚兴起的状态,主要是2010年以后沪深300股指面世以后才使得Alpha策略在市场上实际运行。

  Alpha策略不管是从理论基础上,还是从研究验证上,它都是相对有效的策略,具有各种各样的特点,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个策略居然不灵光了,我们从图表上可以看到,今年以来Alpha产品总体收益情况,基本上90%以上的策略今年的回报都在2%以下,大半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主要的成因。

  图中黄线是去年1月份以来整体Alpha策略平均月度收益情况,Alpha在去年的平均收益是27.45%左右,但是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出,基本上这个收益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创造了,去年下半年月均收益几乎在0轴附近徘徊,去年上半年Alpha策略平均收益已经达到22.9%,也就是去年有90%的利润都在上半年创造的。为什么下半年不好做?原因有几点:一点是股指期货的限制,使得交易量、整体活跃度下降比较多,Alpha策略落实到交易层面,它会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但基本上是用相对比较热门的主力合约来做,每个月都要进行换仓移仓操作。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到,7月以后股指期货处于负基差的状态,一开始存续的Alpha产品可能会有一部分收益,但是8、9月份之后,这部分Alpha产品在进行移仓换月的时候会面临升贴水的情况,这意味着这些Alpha产品一方面要通过选股、通过择时跑赢市场,另一方面它还要跑赢负基差,所以Alpha在去年下半年做起来非常难。

  这是比较典型的Alpha策略产品的收益情况,这是它的策略累计净值情况,这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了,去年7月以后,它的产品净值基本上是横着走,这已经是行业中做得比较好的Alpha策略产品,但在去年下半年也非常难做。

  刚刚我讲了这么多,也算是在各位大佬面前班门弄斧,去年无论是从政策监管越来越严厉,还是从整个市场的交易环境来说,不仅仅是Alpha策略,甚至说整个量化对冲策略都进入了蛰伏期,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做。以前做Alpha,因为体量相对比较大,市场上做的人非常多,昨天的分享中,申毅总也提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做Alpha的管理人数量是在增长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做量化对冲的管理人,现在面临不好做的形势,他们是非常难前进的情况,一部分人把他们的量化产品偃旗息鼓了,这部分产品做提前清盘,还有一部分人在市场上寻找新的交易方式,另辟蹊径。

  我在国信证券做交易服务,我最近也接触到非常多的客户,市场上这些做Alpha的管理人现在都在想寻找其他策略,博采众长,看看市场上有没有百花齐放的策略,最近接触比较多的是相对非主流的策略,这部分客户有一个需求,就是利用之前Alpha头寸或股票多头头寸,或者是重新建立一部分头寸,结合日内交易去做一些收益的增强。他们的做法主要是一方面通过选取之前股票头寸中相对较高的股票,或者直接去中小板中选取一些波动相对较高的股票,然后利用去年4月份上市以来的中证500指数做对冲,采用日内高抛低吸的策略增强收益。从整体管理形式来看,他们分为两个团队,一个团队是Alpha策略团队,Alpha策略团队原来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就是整体标的选择可能更倾向于中小板股票,另外他们还组建日内策略团队,日内策略团队利用他们之前Alpha仓位里面的股票多头,去做日内交易,从而使Alpha策略在原来收益的基础上做日内交易收益增强。

  这是刚刚那位客户的净值变化情况,加上日内交易策略之后,整体介质收益在下半年还是有增长的,从这个策略特性来讲,做日内回转交易,一方面使得整体产品的回撤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整体收益在Alpha策略不太好做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我是做交易服务的,我想提醒一点,无论是做日内交易的,还是做Alpha的,抑或是做量化的,在实现交易的过程中,对交易工具或者是对交易通道会有更高的要求。在去年政策收紧之后,国信利用我们自己的交易工具和交易通道,为这些对交易工具有要求的客户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年3月份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个国信TradeStation交易平台,各位管理人做量化私募可以利用国信TradeStation平台更好地实现交易理念。利用国信TradeStation平台,在交易平台之后,国信在终端上也匹配了一个内存柜台交易终端,它其实是券商在提供服务时所做的更高性能的硬件提升,它有助于提高客户进行交易实现时的整体交易速度。

  刚刚余总也提到今后无论是私募管理,还是交易过程中,对于风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实我们在做交易实现的同时也匹配了迅投资管风控系统,一方面我们可以用TradeStation做交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迅投资管风控系统做风控端的控制。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之前这部分利用Alpha+日内客户是怎么用国信的平台的。

  Alpha+日内分两块,一方面是如何落实Alpha策略,实现整体Alpha策略,Alpha无非分为选股、下单、持仓管理等几部分,从选股来说,TradeStation可以接入基本面数据、股票量价数据、波动率数据,这部分玩日内的客户用基本面数据进行选股,通过TradeStation进行下单,在下单方面,TradeStation主要提供了这么几个特性,这些Alpha+日内的客户也是看中这些特点。

  一方面是高性能后台,让委托更快成交,另一方面是利用TradeStation进行批量委托,TradeStation可以读取TXT或EXCEL文档,读取里面的信息进行批量下单。而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跨市场交易,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抑或是融资融券、期权,我们可以在同样的TradeStation平台上完成这部分交易。利用TradeStation非常强的拓展性,可以做到把算法交易、个性化交易的定制内容也融入到整个交易工具中,我们可以去开发一些相应的交易APP。这是刚刚做Alpha策略的客户的需求,我们利用平台为他定制的交易界面,过去投资经理、基金管理人非常难去自定义一个交易工具,但是现在我们进入交易工具2.0时代,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结合软件和IT优势,把我们的交易想法、交易需求通过编程来实现。这是之前那位客户的想法,他希望通过一个界面进行批量委托,可以根据头寸实时监控风险敞口,到移仓换月的时候他也可以自动进行进行移仓换月处理。这只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平台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义交易工具。

  刚刚所说的是对于Alpha策略的实现,对于日内交易这一块,一方面TradeStation可以提供相对更好的交易界面,TradeStation可以支持多频策略,上面有各式各样的指标,对于日内交易有这么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手动交易去做,他们对于交易工具也有需求,这是我们上海分公司开发的日内交易产品,它是一个交易辅助工具,可以实时监控盘口信息,通过快捷键一键下单、发单,也可以对于日内交易员今天总体持仓和交易做一些持仓的记录,便于下一步分析。对于更专业的,像富善林总这样的专业量化管理人,可以通过量化和技术的手段把他们的交易想法总结成交易策略和买卖信号,交给计算机自动化执行。在新的行业趋势下,刚刚我也提到了,量化对冲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去实现交易理念。有些做日内的客户利用TradeStation把他们的交易想法变成一些指标,变成一些监控的交易策略,对底仓进行实时监控,他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执行买卖信号,也可以对委托的成交情况、持仓情况进行监控,做出相应的响应。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在今后的交易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在投资策略和分析想法上进行关注,在把我们的投资理念落实交易的层面上,这部分是国内的行业空缺,也是券商可以提供的服务和支持的方面。

  投资经理很难自定义他们自己的交易工具,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国信证券也开始关注在交易层面给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交易服务,我们从策略咨询、数据、交易实现等几个模块也在尽力帮助客户实现各种各样的交易想法,无论你要做日内交易,还是策略交易、批量下单、自动化运行,甚至是你要去完完全全重新定义一个交易工具,国信都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丰富,也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软件和IT也在逐渐向整个行业进行渗透,交易服务也是券商下一步将要着力部署的,它在整个基金行业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交易服务未来在投资业、在基金行业链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行业发展的潮流。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俊杰总带来的分享,同时也非常感谢前面的陈锋总、曾晓洁总、林成栋总、余定恒总在策略和大势上带来的精彩交流,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投资分享会到此结束,祝大家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谢谢大家!

top获奖名单

陈家琳

cjl.jpg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刘 睿

lr.jpg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余定恒

ydh.jpg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王小刚

wxg.jpg上海鼎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李华轮

lhl.jpg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

曾晓洁

zxj.jpg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李泽刚

lzg.jpg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赵 军

zj01.jpg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完永东

wyd.jpg北京诚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王益聪

wyc.jpg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黄 明

hm.jpg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卢柏良

lbl.jpg深圳道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刘 强

lq.jpg上海恒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郑 宇

zy.jpg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程义全

cyq.jpg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吴伟志

wzw.jpg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卢 源

ly.jpg深圳市智诚海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于 军

yu.jpg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金 斌

jb.jpg深圳丰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李旭东

lxd.jpg上海旭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石玉强

syq.jpg大连通和投资有限公司

斯 良

sl.jpg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巩怀志

ghz.jpg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汪义平

wyp.jpg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姜任飞

jrf.jpg北京久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陈卫荣

cwd.jpg厦门普尔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史 伟

sw.jpg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top会议日程

 
资产配置时代 中国私募新征程
2016年4月23日13:30—18:00
深圳东海朗廷酒店三楼大宴会厅(深圳市福田区深南 大道7888号)
活动议程
13:30—14:00 参会嘉宾签到、入场
14:00—14:05 开幕
14:05—14:15 主办方 中国证券报董事长、党组书记 罗辉 致辞
14:15—14:25 协办方 国信证券董事长 何如 致辞
14:25—14:4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领导 讲话
14:40—15:30 颁奖仪式
15:30—16:10 刘煜辉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题演讲
16:10—16:45 陈家琳 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主题演讲
16:45—17:20 申 毅 上海申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题演讲
17:20—18:00 圆桌论坛(2016投资策略和私募行业发展探讨)
  于 军 北京和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执行合伙人
吕 俊 上海从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总监
田 峰 上海景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芳菲 上海博道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梁端水 国信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助理
毕国栋 南方基金市场管理部总监
   
资产配置时代 中国私募新征程 ——2016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
2016年4月24日9:00—11:30
深圳东海朗廷酒店三楼大宴会厅(深圳市福田区深南 大道7888号)
活动议程
08:40—09:00 签到,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到场
09:00—09:05 论坛开始,主持人开场白
09:05—09:35 陈 锋 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题发言
09:35—10:05 曾晓洁 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题发言
10:05—10:35 林成栋 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主题发言
10:35—11:05 余定恒 深圳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题发言
11:05—11:30 陈俊杰 国信证券代表
《新形势下的Alpha+策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